古钱钱文书法研究
本文选题:钱币 切入点:钱文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钱币文化的精华体现在钱币的钱文书法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钱币上出现文字,标志着先民们对钱币的审美观念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从先秦至晚清,中国拥有篆、隶、楷、行、草的系统性文字史和书法史,除去典籍记载、青铜器铭文和碑刻墓志等,我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史还完整地体现在古代钱币的钱文上。古人运用其非凡的智慧将书法艺术与流通钱币相结合,使之成为我国古代钱币文化珍贵的财富。 中国古钱,将书法艺术融入到钱文之中,形成了东方钱币独一无二的特色,体现出古人超凡的审美情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钱钱文体现了不同书体、不同书家的不同笔法与思想,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充满变幻莫测的个性特征。正是这样,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国古钱的发展形影不离,书法艺术是古钱文化的精华,古钱的美通过书法艺术更是显现出无穷的魅力,钱文书法更是成为中国古钱文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先秦钱文书法艺术,确切的说,应该是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的钱文书法艺术。伴随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区域性货币特征,各地货币的差异不仅体现形制上,钱文的书体也体现出了区域性的差异,从而反映出这一特殊阶段不同地域在文化上的差异。纵观先秦钱文,与同时期或其后的金文、简牍、帛书等载体上的墨迹相互补充,更加全面的体现书体演变的信息。正是这种最初的启蒙,在中国漫长的货币史中,钱文作为钱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钱币钱文与书法艺术的结合也由此而展开。 秦灭六国后,货币被统一为方孔圆钱,历代沿袭。汉代设上林三官铸币,规范了币型。到王莽时复古,钱文开始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随着秦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自“半两”钱开始,一种钱币往往流通时间延续至百年。这样一来,钱币钱文与同时代的书风相比也就有了崇古的特征。魏晋南北朝沿用五铢钱制,在钱文上变化不大,皆为篆体,而该时期铸行的其他钱币在钱文书体上亦有明显的崇古特征。这是秦至隋代钱币书法有别于同时代书体书法史发展的特殊之处。 唐宋时期的古钱钱文淋漓尽致的体现了那个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成就,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从书体角度来看,唐宋钱文将篆、隶、楷、行、草五体囊括其中;从书法史料角度来看,著名的书法家以及皇帝御书的钱文,为书法艺术的研究留下宝贵财富。唐宋钱文的突出特点是著名书法家、皇帝、名臣也加入了钱文的书写,使得这一时期的钱文书法艺术更加耀眼。元明清三代书法总的来说皆彰显复古之风,却也在摹古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元明清三代钱文以楷书为重,在书体方面趋于单一,但细观风格又各显其时代书风的姿态。楷书正体书风在元明清三代愈发繁荣,尤其是在科举制度日益兴盛的影响下,书家、士人为迎合统治者十分注重结字的端严方正、稳重平衡和章法的整齐有序,这与当时文人在高压的思想统治下逐渐形成严谨慎微、拘泥于规范、顺从于权威的人生态度也是相符的。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和文明进程,是最具代表力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书法的书体风格变迁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就古钱钱文书体而言,上溯金文古籀、悬针玉箸、韭叶八分,下及御瘦金、九叠行草、蒙元满清,各种书体一应俱全,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国古钱的发展形影不离,完整的展现了中国书法的书体变迁过程。可见中国古钱文化因为钱文的存在而拥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古钱钱文与碑刻、壁画、书帖一样,承载了众多书体和风格的文字书法,成为中国的文字史、书法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於庆;;“常平通宝”之古渡钱[J];收藏界;2011年07期
2 天雨;;五代十国古钱珍品——“广政通宝”[J];收藏界;2011年09期
3 杨嵘;曾泽禄;;开元平背大钱探讨[J];中国钱币;2011年03期
4 ;古人为何把旅费称为“盘缠”[J];文史天地;2011年05期
5 董大勇;;金应历和银■[譡J];收藏界;2011年09期
6 黄明东;;戏说“咸平元宝”折十大钱[J];收藏界;2011年09期
7 彭柳蓉;赵红阳;;勾魂夺魄 CHARPTER 3 命运开始的地方[J];男生女生(金版);2008年03期
8 彭柳蓉;赵红阳;;勾魂夺魄[J];男生女生(金版);2008年01期
9 王建国;;“开元通宝”背“闽”月孤品大铜钱[J];收藏界;2011年08期
10 汪伏娇;;民国时期的马兰钱[J];收藏;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志强;;对同类、同名古钱的辨识[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2 金德平;;漫谈钱币文章的写作[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3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钱币研究工作座谈会纪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萨拉哈扎布;;对钱币上民族文字的识读和翻译研究——兼及钱币学界学者读译指谬[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5 波·德·阔奇涅夫;张铁山;;喀喇汗钱币综述[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6 柯昌建;;古钱中的隐谜钱趣谈[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7 易仲廷;;中国古钱邮票[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李东园;;古钱辨伪[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9 赵汝珍;;古钱之伪造[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10 赵信昌;;介绍两枚银质古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学义;古钱新刻不是版别钱[N];中国商报;2005年
2 朱伟;浅议“太平”古钱之版别、版式[N];中国文物报;2009年
3 佳音;“古钱王”“铜镜王”双双花落嘉德[N];中国商报;2009年
4 柏泉轩;从古钱看历史变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记者 耿诺;存世孤品战国古钱现身拍行[N];北京日报;2010年
6 记者 冯国;陕西发现古钱窖,所藏或为古人军费[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寅生;你会看古钱吗[N];保健时报;2003年
8 李宪章;上梁古钱[N];北京日报;2004年
9 周泰宇 (湖 北);看古钱“脸色”[N];中国商报;2004年
10 吴伟忠;古钱收藏五要素[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晓荣;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及乡土币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
本文编号:1653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5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