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亳州召开
本文选题:文物保护 + 设备研发 ; 参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年03期
【摘要】:正由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博物院、亳州市文化旅游局联合承办的"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于5月17~18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召开,共有来自17个省市40余家文博单位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台湾台南艺术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以及4家从事文物保护材料与设备研发的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近11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100余篇,42名老、中、青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汇报,内容涉及青铜器、丝织品、木漆器、纸张文物、壁画泥塑、土遗址、陶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文物保存环境、考古新技术
[Abstract]:The 13th 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logy and Antiquities Conservation Chemistry, jointly sponsor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hui Museum and Bozhou City Cultural Tourism Bureau, was held in Bozhou, China's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from May 17 to 18.A total of more than 40 cultur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ions from 17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dan Universit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orthwest University, Sichuan University, Suzhou Universit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e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cluding Taiwan's Tainan University of Art, and fou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lics conservation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Nearly 110 people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More than 100 papers and abstracts were received from more than 42 old people.Young scholars have reported from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of study on bronzes, silk fabrics, wood lacquers, paper relics, mural clay sculptures, earth sites, pottery,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sit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cultural relics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new archaeological techniques
【分类号】:K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宝璋;搞好文物保护利用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曾自;周恩来与文物保护事业[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6期
3 ;是不是文物,谁说了算?[J];政协天地;2003年08期
4 黄舟松;;科学发展观和文物保护的系统性[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5 王江;;关于基本建设中地下文物保护的法律思考[J];文物世界;2007年03期
6 吴瑞华;;试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4期
7 岳升阳;;北京旧城区地下文物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北京观察;2009年06期
8 周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意见[J];文物;1956年07期
9 郭勇;;潞安县是山西宣布保护文物单位的先行者[J];文物;1957年02期
10 木子;段文杰和李最雄赴美考察 讲学会谈文物保护合作项目[J];敦煌研究;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化元;;后记[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时伟;;后记[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玲;;对当前文物保护难的成因思考[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李国清;;有机氟材料在文物保护上的应用[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应用前景的探讨[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6 焦嘉琦;;《与文物对话》——从文物原形到文物仿真到文物保护——生死抉择[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7 陶武亮;;环氧乙烷杀虫灭菌机理及其在我馆库存文物保护中产生的效果初探[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8 赵书;;要想保护好 首先利用好[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9 李玲;;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文物的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坤龙;;古代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及其应用[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信;文物保护切莫变味[N];江淮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林常青 实习生 巫锦烨;加强文物保护 带动旅游发展[N];闽西日报;2005年
3 见习记者 李志强 记者 黄欢;我市文物保护进入领跑行列[N];南昌日报;2005年
4 应县文保所 张瑞鹏;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关系[N];山西政协报;2008年
5 记者 陈艳红;加强地下文物保护立法[N];首都建设报;2008年
6 记者 孟苗;我省积极做好重点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工作[N];山西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 谢珂;以更积极的心态加强文物保护[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记者 郭青;景俊海检查西安地铁工程文物保护工作[N];陕西日报;2009年
9 李文儒;博物馆与旅游:拉动与提升[N];中国文物报;2009年
10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玲;含氟聚合物及其对文物的保护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陆春海;防文物风化的材料设计与适用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丽琴;彩绘文物颜料无损分析鉴定和保护材料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程义;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肖健一;长安城郊中小型西汉墓葬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D];天津大学;2006年
8 刘强;基于生物矿化的石质文物仿生保护[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永礼;物理环境对古代丝织品色泽和丝质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10 周韬;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建设研究(1927-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乔子;城市化进程中文物保护政策执行的优化探讨[D];广州大学;2012年
2 郭东武;房地产开发中文物保护的法律问题探讨[D];兰州大学;2012年
3 王志飞;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立法完善[D];山西大学;2013年
4 覃阳;灾害应对视角下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李兰;私人参与文物保护的行政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锐;文物保护新材料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董仲奎;面向文物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D];清华大学;2004年
9 孙翠莲;文物保存展柜微环境控制技术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邱泽皓;杂化材料及其在古象牙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1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77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