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小河毛织机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4-28 13:41

  本文选题:小河墓地 + 毛布 ; 参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02期


【摘要】:古代纺织资料和现代民族学纺织资料,虽无直接渊源关系,但两者之间应该存在地域纺织技术的传承,所以在研究史前时期纺织技术或工具时,借助当地或者临近地区的民族学资料作为参考和进行比较,是一种较为可信的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小河墓地出土的毛布,其经头、经尾和两侧幅边反映了织物在布轴和织轴上的处理形式;其次对新疆各地少数民族的简易织带地机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认为这种地机与处在新疆毛纺织业发展初期阶段的小河居民毛纺织业的生产能力是相适宜的。在此基础上,根据最少添加和最低功能原则,探索复原出小河织机的形制。并根据织机的一般发展规律,利用新疆民俗材料佐证,认为小河时期的毛织机是无综地织机。
[Abstract]:Although there i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textile materials and modern ethnological textile materials, there should be a heritage of regional textile technology between them. It is a more reliable research method to use the ethnological data of local or adjacent areas as reference and compar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wool cloth unearthed in Xiaohe graveyard, whose ends, ends and sides reflect the treatment form of the fabric on the cloth axis and the weaving axis, and then makes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simple weaving machine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Xinjiang.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kind of land machine is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wool textile industry of Xiaohe resident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woolen textile industry.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addition and minimum function, the shape of river loom is explor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law of loom and the evidence of Xinjiang folk custom material,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woolen loom in the period of Xiaohe period is a loom without comprehensive earth.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分类号】:K87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迩淞;;技艺的心[J];学习博览;2014年07期

2 赵汉春;;刚强男儿不言愁——记省政协委员、河南振齐织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振齐[J];协商论坛;1998年05期

3 雷献英;;彩带歌[J];广播歌选;2012年07期

4 严玲珠;;蓝延兰畲歌唱美畲乡“哈达”[J];广播歌选;2012年07期

5 Paris Sun;;Last Call[J];明日风尚;2011年01期

6 吴颖湘;周耀恩;;Handmade 为iPhone裁衣[J];明日风尚;2011年06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小红;胜记织带:靠诚信质量织就品牌[N];中国纺织报;2008年

2 记者 王宇;一条织带四万多种变化[N];泉州晚报;2012年

3 记者 蔡忠仁;姚明织带打赢“双反”案 畅行美国市场[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记者 朱夕子;姚明织带专业品牌独占市场[N];中国纺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宗满意;厦门姚明织带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明: 在“游戏规则”内做事[N];厦门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郑晓强 通讯员 刘德英;“感动人的管理”成就“打工者最信赖的雇主”[N];福建日报;2011年

7 张震晓;品质和服务,永不过时的话题[N];中国纺织报;2008年

8 易轩;一位信守“诚信”之本的企业家[N];国际商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席萍;五彩织带绕五洲[N];中国纺织报;2006年

10 何勇;中国织带企业在美初裁获得零税率[N];中国贸易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奚琼;航空运输用开口织带的设计及其强力优化[D];东华大学;2010年

2 王甫;电子织带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安文姿;车用负泊松比安全带织带乘员保护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15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815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