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清池到马嵬坡
本文选题:杨贵妃 + 马嵬坡 ; 参考:《绿色中国》2014年23期
【摘要】:正因为有杨贵妃的故事,西安这座城市便多了几分女人味。华清池是必须去看的。不是去看杨贵妃洗澡,是去看杨贵妃洗澡的地方。我们没有唐玄宗的眼福,只能看看美人的遗物,残山剩水间的几块青石板。"海棠汤"是杨贵妃专用浴池,石砌的两层台式,形如盛开的海棠花。春寒赐浴之时,杨贵妃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会引来层出不穷的看客,只是她看不见我们,我们也看不见她了。这都怪白居易的《长恨歌》:"温泉水滑洗凝脂……"仿佛他亲眼目睹了似的。我们来得更晚了,只能对着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tory of Yang Guifei, Xi'an this city will be a bit more feminine. Hua Qing Chi is a must to visit. Not to see Yang Guifei bathing, but to see Yang Guifei bathing. We do not have the eye blessing of Tang Xuanzong, can only see beauty's relic, a few pieces of blue stone board between the remnant water of the remnant mountain. " Begonia soup "is Yang Guifei special bath, stone two-layer table, like blooming Begonia flower." When the spring cold bath, Yang Guifei did not think that a few years later, will attract endless audience, but she can not see us, we can not see her. It's all Bai Juyi's Eternal hate song: "Hot spring water is slippery and greasy." It was as if he had witnessed it. We're even late. We have to face each other.
【分类号】:K87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为杨贵妃辩诬[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2 夏凌霞;对杨贵妃形象的再理解[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吴在庆;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从一条稀见的杨贵妃资料谈起[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01期
4 杨运明,丁传木,左启,张廷楷;杨贵妃避难牛眠山[J];文史杂志;2001年01期
5 吴在庆;“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谈马嵬之变中的杨贵妃与后人的题咏[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沈文雪;杨贵妃人生悲剧意蕴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7 王芳;以情出形 以神带形——我演杨贵妃[J];中国戏剧;2005年04期
8 赵椺;;杨贵妃的鞋与袜[J];博览群书;2008年11期
9 何炳武;李巍;;杨贵妃与茂名荔枝[J];南方论刊;2008年S1期
10 蓝强;;论中国帝妃悲剧的根源——以杨贵妃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0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世顺;日本有个杨贵妃墓[N];光明日报;2000年
2 记者 蓝建中;探访日本“杨贵妃之乡”[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3 刘桂梅;破解杨贵妃生死之谜[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方弛 本报记者 严斌;杨贵妃就葬在崇州三郎镇[N];成都日报;2005年
5 记者 陈原;歌剧新作《杨贵妃》五月上演[N];人民日报;2004年
6 熊建;谁来决定杨贵妃生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叶言材;“杨贵妃——火焰祭典”在日本举行[N];光明日报;2012年
8 记者 谢宗睿;中日青年同祭杨贵妃[N];光明日报;2013年
9 韩涛;在杨贵妃墓前[N];北京科技报;2000年
10 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杨贵妃的荔枝“谜”[N];海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英华;唐宋时期杨贵妃题材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尤华;杨贵妃形象流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静;宋代杨贵妃题材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曾正;中日古典戏剧中杨贵妃形象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余娇;霓裳清影千秋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红艳;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文人传[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玲;以《杨贵妃传》见井上靖的中国历史认知[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静;《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柳夏云;唐代后妃及其生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1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0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