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山东平阴县周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的发掘

发布时间:2018-05-31 19:49

  本文选题:山东 + 平阴县 ; 参考:《考古》2014年03期


【摘要】:1999年4~6月,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对平阴周河遗址进行了发掘,主要清理出大汶口文化和周代文化遗存,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存主要为5座墓葬。墓葬皆为竖穴土坑墓,以M4规模最大,出有陶器、玉器、骨器、石器等遗物22件。这为研究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特征、社会等级、文化变迁等提供了新资料。
[Abstract]:From April to June, 1999, the archaeological department of Shandong University excavated the ruins of Zhou River in Pingyin, and mainly cleared out the remains of the culture of Da Wenkou and Zhou Dynasty, among which the remains of the culture of Da Wenkou were mainly five tombs. Tombs are all vertical pit tombs, M _ 4 is the largest, out of pottery, jade, bone, stone and other artifacts 22 pieces. This provides new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buri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class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Dawenkou culture.
【作者单位】: 平阴周河遗址考古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KG005)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广仁;;试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J];考古学报;197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伟明;东北地区的石镞[J];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2 陈栋栋;彭淑贞;张伟;韩军青;丁敏;;山东全新世典型气候事件的区域响应及其对海岱文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3 刘宝山;传说中的三大氏族集团在考古学上的反映[J];东南文化;2003年05期

4 贾海生;夏代散文文献之总检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2期

5 张敏;;青莲岗文化的回顾与反思——兼论考古学文化区与民族文化区的相互关系[J];东方考古;2011年00期

6 张翔宇;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浅析[J];华夏考古;2003年04期

7 吴汝祚;;论大汶口文化的类型与分期[J];考古学报;1982年03期

8 韩榕;;潍县鲁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5年03期

9 许永杰;;距今五千年前后文化迁徙现象初探[J];考古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翔宇,曹建敦;试论大汶口文化在河南境内的传播[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日辉;;早期嬴秦探微[A];中国秦文化研究(2011第1期总第1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英杰;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霍东峰;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薛志刚;辽东半岛南端与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杜佳佳;凌家滩玉器的考古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团徽;鲁北地区大汶口文化葬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牛少静;山东沂沭河流域新石器时期古文化与环境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军强;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D];郑州大学;2013年

6 张卫英;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夏浙新;凌家滩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因素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思礼;;山东安邱景芝镇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J];考古学报;1959年04期

2 吴山菁;;略论青莲岗文化[J];文物;197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华;试论周口地区大汶口文化及其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2001年05期

2 何德亮;大汶口文化的文明化过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杨晶;大汶口文化的骨牙“雕筒”[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01期

4 孙长初;大汶口文化“銪”符号新解[J];东南文化;2005年03期

5 张文英;;大汶口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J];兰台世界;2009年07期

6 汤贵仁;;大汶口文化泰山文化曲阜孔孟文化一体论[J];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石荣传;陈杰;;汶泗流域与胶莱平原之镞形器研究——胶莱平原大汶口文化渊源的再思考[J];华夏考古;2009年04期

8 何德亮;;大汶口文化考古五十年历史回顾[J];南方文物;2009年04期

9 王秀伟;;浅谈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经济形态[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9期

10 伍晴晴;;掀开农业文明时期的大汶口文化[J];中华民居;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邱平;王昌燧;张居中;;古陶产地研究的一点体会[A];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Origin on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2 仇士华;张雪莲;;高精度碳十四液闪方法在考古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3 何德亮;;西公桥大汶口文化墓葬初探[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德亮;大汶口文化发现研究50年[N];中国文物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邢兆远;重视保护开发大汶口文化[N];光明日报;2010年

3 王吉怀 陶威娜;大汶口文化惊现罕见器物[N];中国文物报;2002年

4 记者 张建平 常璇;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胜出[N];蚌埠日报;2010年

5 ;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发掘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N];安徽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建平;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N];蚌埠日报;2010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王宏伟;梁王城大汶口文化考古现场探秘[N];新华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徐军 记者 王艳;被界定为大汶口文化聚落遗址[N];连云港日报;2012年

9 陈淳;文明进程研究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刑霞;陶文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推千年[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聂政;胶东半岛大汶口文化早期的聚落与生业[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康瀚予;文明史视野中的大汶口文化陶文研究[D];烟台大学;2013年

2 樊榕;北阡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居民健康状况试析[D];山东大学;2013年

3 闫雪;大汶口文化人口自然结构分析及初步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4 赵敏;山东省即墨北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孙研;大汶口文化玉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郑铎;新石器时代大口尊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张美玲;山东地区出土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D];烟台大学;2013年

8 张卫英;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61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61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