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先生在青铜器研究领域的地位与贡献
本文选题:李学勤先生 + 考古学研究 ; 参考:《民族艺术》2014年05期
【摘要】: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在宋代属于金石学的范畴。从北宋算起,迄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初,考古学传入中国,自此,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逐渐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也有一百年的历史。这一百年相对于一千年来说,时间很短,但是,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上却具有非凡的意义。正是这一百年的研究,完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从金石学向现代考古学的转变,从而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置于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如
[Abstract]:The study of bronze wares in ancient China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orogeny in the Song Dynasty. It has been a thousand years sinc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rchaeolog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Since the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has a history of 100 years. These 100 years are short compared to one thousand years, but the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It is this hundred years of research that has completed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to the study of modern archaeology, thus placing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on the basis of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Such a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87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学勤;祭公谋父及其德论[J];齐鲁学刊;1988年03期
2 李学勤;;从传出商丘地区的二里头文化铜爵谈起[J];商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3 李学勤;《世俘》篇研究[J];史学月刊;1988年02期
4 李学勤;;纹饰奇特的伯矩簋[J];收藏家;1994年05期
5 宫长为;;李学勤学术年谱[J];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浩;姬丽;廉永杰;;《周礼》的内容及行文特点探析[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03期
2 李学勤;;《程寤》、《保训》“日不足”等语的读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孙飞燕;;清华简《皇门》管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江林昌;由古文经学的渊源再论《诗论》与《毛诗序》的关系 [J];齐鲁学刊;2002年02期
5 周书灿;;论蒙文通上古民族文化理论建构[J];人文杂志;2012年02期
6 徐难于;善恶观形成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彭明瀚;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三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周书灿;;夏代对东方地区的经营与夷夏民族整合[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朱继平;;从考古发现谈商代东土的人文地理格局[J];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10 刘光胜;;清华简与先秦《书》经传流[J];史学集刊;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怀通;;由“允哉”看《逸周书》相关篇章的制作时代[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2 史P憹l;;从郭店和上博简《缁衣》的几条简文谈今本《缁衣》的形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3 韩高年;;西周开国典礼所用颂诗考[A];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C];2004年
4 贾晋华;;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五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国权;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发;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闵胜俊;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学勤;;清华简整理工作的第一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马楠;;清华简《(旨阝)夜》礼制小札[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湖南出土的商文物——《‘商文化不过长江’辨》附图[J];求索;198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玉蓉;;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成长及治学之路——童年、青少年读书经历[J];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于玉蓉;;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成长及治学之路——童年、青少年读书经历[J];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S1期
3 李学勤;;李学勤先生贺辞[J];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4 晓云;记李学勤先生[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4期
5 康香阁;;高山仰止 惠泽学林——向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致敬![J];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S1期
6 史文;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来我院讲学[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7 李四龙,康大鹏,顾永新,李四龙;重估中华古文明揭示历史真面目——访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李四龙,康大鹏,顾永新;重估中华古文明 揭示历史真面目——访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J];文博;1997年06期
9 刘国忠;;李学勤先生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国忠;;李学勤先生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英凯;;盛京皇宫宫殿命名再释义[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实习生 刘观宏;研究甲骨还有意义吗[N];科技日报;2002年
2 刘国忠 刘小鸥;周年再话“清华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见习记者 王旭升;让教授潜心做学问[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程薇;清华简研究已成国内外学界热点[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记者 陈香;大学者为中小学生写就“通史故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何兰芳;竞购竹简隐忧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本文编号:1974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7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