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铜鼓发现情况述略
本文选题:音乐艺术 + 海南岛 ; 参考:《艺术百家》2014年S1期
【摘要】:环北部湾地区曾是古代越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海南岛就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文化向东南亚海域延伸的咽喉要冲。海南岛历来被看作古代铜鼓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尽管与对岸大陆的相邻地区(环北部湾地带)相比,海南铜鼓的发现和出土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地理位置独特,中外的学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区域铜鼓的分布和发现情况。文章将海南地区铜鼓的发现情况以及近年来出土的材料整理出来,以期裨益于相关学科的研究。
[Abstract]:The Beibu Gulf region was once one of the main areas of ancient Vietnamese activities, and Hainan Island is in the center of this region, and it is also the throat of Chinese mainland culture extending to Southeast Asia. Hainan Island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 main area of ancient copper drum culture distribution. Although the discovery and unearthing of Hainan copper drums are not superior in absolute quantity compared with the adjacent areas of the opposite mainland (the Beibu Gulf region), but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Hainan Island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 main area of ancient copper drum culture distribution.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discovery of copper drums in this area. In this paper, the discovery of copper drums in Hainan and the materials unearthed in recent years are sorted out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research of related disciplines.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省博物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海南岛黎族音乐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1BD037)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87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春;;粤西铜鼓纹饰的意蕴及其美学特征[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孙关根 ,丁孟 ,万钧 ,江英 ,何林;故宫博物院藏铜鼓的类型与时代[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2期
3 孙关根 ,何林 ,江英 ,丁孟 ,万钧;故宫博物院藏铜鼓的纹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3期
4 杨宗兵;;石鼓制作年代综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06期
5 袁华韬;黄万稳;唐剑玲;;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以东兰县长江乡兰阳村周乐屯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袁华韬;万辅彬;;中国青铜冶铸技术发展对铜鼓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万辅彬,房明惠,韦冬萍;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韦丹芳;;老挝克木鼓的纹饰内涵与稻作文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万辅彬;刘莉;;关于铜鼓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09年00期
10 邱明;论冷水冲型早期铜鼓[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蒋英;;从布依族“摩经”探讨铜鼓铸造的历史渊源[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2 安琪;;中国南方“汉臣赐鼓”传说的成因及流变考[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3 吉开将人;;日本学者研究铜鼓的百年回顾[A];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十九期)[C];2003年
4 万辅彬;韦丹芳;;试论铜鼓文化圈[A];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二十期)[C];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翟颉;铜鼓纹饰视觉语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韦丹凤;广西活态铜鼓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袁华韬;羊角钮钟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5 尹睿婷;云南少数民族的太阳纹样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娜娜;铜鼓装饰造型及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彭小希;古滇国青铜器舞蹈图像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8 乔永娥;云南省富宁县龙迈村彝族跳宫节传承动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9 马彪;广西河池民间铜鼓制作工艺传承与创新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10 钱诚;云南青铜礼乐祭祀用器研究兼论与越南红河流域青铜时代文化的关系[D];云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亮亮;;环北部湾:海洋中国的一个新乐章[J];世界;2006年08期
2 韦小鸿;广西环北部湾三角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广西师院学报;1999年02期
3 侯宣杰;;环北部湾内河港埠对外贸易的近代嬗变——基于清末龙州、梧州、南宁海关档案的实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美丽的广西[J];人才开发;2007年08期
5 李靖宇;毕楠楠;于潇;;环北部湾海洋经济圈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7年06期
6 韦福安;;天主教在法国据越侵华中所起的作用——兼论近代环北部湾殖民经济圈的建立[J];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詹贤武;张宁;;环北部湾文化圈的海神信仰及原因分析[J];新东方;2011年02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寿思华;;试论实施环北部湾战略的着力点[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2 ;瑶山女孩闯南宁——走出瑶山女强人[A];改革开放三十年人物成就大典[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张晓晖;环北部湾生存[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2 贺根生;从环北部湾到泛北部湾[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记者 黄信 杜蔚涛 实习生 余志斌 李钟;加强合作 共创未来[N];广西日报;2006年
4 记者 叶建平 赵文;环北部湾合作重点在四大领域[N];经济参考报;2006年
5 ;打造海上东盟新平台 环北部湾竞逐“第四大经济圈”[N];经理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徐云森 记者 黄祯光;广西电信为环北部湾论坛提供优质服务[N];人民邮电;2006年
7 吴扬雪;环北部湾香港青年企业家访问团来钦考察[N];钦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梁家俊;加强环北部湾政法协作 维护区域社会和谐稳定[N];法治快报;2009年
9 记者 蔡志军;携手推进环北部湾城市经济发展[N];北海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光明;提升全省及环北部湾物流中心地位[N];海口晚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映萍;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北部湾海陆统筹问题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2 袁月逃;以雷州半岛为轴的环北部湾区域开发中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
3 黎东梅;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4 蓝武芳;三村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09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00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