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县馆藏东汉至南朝铜鼓科技分析研究
本文选题:广西上林 + 铜鼓 ; 参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年02期
【摘要】:为配合保护修复的需要,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广西上林县馆藏6面东汉至南朝时期的冷水冲型铜鼓进行了科技分析。结果表明,这6面铜鼓均为铜锡铅三元合金组成,且为铸造成型,其工艺利用泥范法和失蜡法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冷水冲型铜鼓的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分析数据为更深入研究冷水冲型铜鼓的科技内涵提供了重要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the cold water pounding copper drum collected in Shanglin County, Guangxi Province,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n the period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Southern Dynas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x copper drums are composed of copper, tin and lead ternary alloys, and are cast. The process is combined with mud method and wax loss method. Because the alloy composition and casting technology of cold water impact type copper drum have not been reported, the data of this study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notation of cold water impact type copper drum.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科技史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
【基金】:“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资助(桂文发[2013]77号)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YB2014093)
【分类号】:K87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英;臧金旺;李宪武;;金相试样制备过程概述[J];金属世界;2010年01期
2 孙淑云;姚智辉;万辅彬;;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金相分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利洁,赵福生,孙淑云,殷玮璋;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铜器的成分和金相研究[J];文物;2005年06期
4 姚智辉,孙淑云,邹后曦,方刚,黄伟,白彬,张建华;峡江地区部分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02期
5 韩汝玢,孙淑云,李秀辉,潜伟;中国古代铜器的显微组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吴坤仪;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史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蒋廷瑜;铜鼓研究一世纪[J];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8 万辅彬,李世红,蒋廷瑜,邱钟仑,韦显初,农学坚,华觉明,杨年,凌越,谭德睿,徐惠康;世界铜鼓之王──北流型101号铜鼓铸造工艺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5年01期
9 DavidA.Scott,贾莹;古代金属的微观组织[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5年01期
10 吴来明;;“六齐”、商周青铜器化学成分及其演变的研究[J];文物;198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冰洁;江旭东;潘春旭;;铜锡青铜合金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与微结构特征研究[J];材料导报;2017年11期
2 黄献源;汪常明;金正耀;;广西上林县馆藏东汉至南朝铜鼓科技分析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年02期
3 李建西;;(\∪,
本文编号:2056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05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