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藏弥勒造像的艺术表现形式
[Abstract]:The Maitreya faith bega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whether it was the Maitreya Bodhisattva, the Maitreya Buddha, or the Maitreya.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translation and wide dissemination of Maitreya scriptures, Maitreya belief spread rapidly in upper society and even among the people, and became the object of worship before Amitabha Buddha and Guanyin Bodhisattva. In China AD 460
【作者单位】: 西安博物院业务研究部;
【分类号】:K87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伟;;从交脚弥勒菩萨造像的流行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2 王忠林;;弥勒图像的大像研究[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忠;刘程;;探寻古典砖石艺术的固有精神——论中国古典砖石装饰艺术本土化的民俗叙事演进路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2 叶原;;北魏的汉化和胡化潮流与昙曜五窟“如帝身”造像的思路[J];美术观察;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鸿武;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魏文斌;;也谈仰月、日月菩萨冠饰——以麦积山石窟为例展开[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2 顾森;交脚佛及有关问题[J];敦煌研究;1985年03期
3 刘永增;莫高窟北朝期的石窟造像与外来影响(上)——以第275窟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4年03期
4 刘永增;莫高窟北朝期的石窟造像与外来影响(下)——以第275窟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4年04期
5 赵声良;敦煌石窟北朝菩萨的头冠[J];敦煌研究;2005年03期
6 季羡林;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J];文史哲;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竹音;;佛光寺唐代弥勒彩塑[J];五台山研究;2008年04期
2 张文良;;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J];法音;1992年05期
3 张东方;;我国北魏以前的弥勒造像[J];艺术探索;2007年02期
4 何劲松;;弥勒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意义[J];中国宗教;2008年12期
5 刘慧;;弥勒信仰、造像经典传译之探源[J];美术大观;2009年12期
6 朱刚;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7 高金玉;;弥勒造像中的帝王化因素[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J];敦煌研究;1992年04期
9 齐晓飞;;弥勒笑容的启示[J];中国宗教;2010年08期
10 王静芬;弥勒信仰与敦煌《弥勒变》的起源(摘要)[J];敦煌研究;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骥才;;晋中绵山彩塑神佛造像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2 贾应逸;;克孜尔第114窟探析[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3 刘松柏;;龟兹k芈谀欠鹪煜裼氪蟪朔鸾蘙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4 胡同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磨合和交融——敦煌北凉石窟怫教艺术文化内涵探析[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庆喜;;谈青州龙兴寺佛造像在巡展中的预防性保护[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6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德;;炳灵寺第169窟6号龛“十方十智佛”臆测[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赵行良;;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9 芮傅明;;弥勒信仰与摩尼教关系考辨[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10 杨志高;;中国藏西夏文《菩萨地持经》残卷九考补[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申;菩萨造像讲究多[N];中国商报;2001年
2 董增旭;石钟山十二号石窟:佛、菩萨和弟子造像[N];大理日报(汉);2009年
3 陈百忠;莲手菩萨的绰约风姿[N];中国商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林世钰通讯员付中;“清华教授”原来是无业人员[N];检察日报;2003年
5 范军;中国文学的菩萨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木木;青铜一佛二菩萨精彩亮相[N];中国商报;2007年
7 徐文明 莫振良 乐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弥勒佛[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刘恒文;石刻菩萨造像[N];中国商报;2004年
9 胡小平;寻访彝族“天菩萨”[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王惕;借花献佛[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高蒙;图塔与礼佛[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3 王雪梅;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任平山;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图像构成[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孙志虹;净土与涅i肹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6 马军;唐代长安、沙州、西州三地胡汉民众佛教信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四川大学;2003年
8 刘慧;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9 王彬羽;民间造像匠工贾玉龙造型思维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10 范鸿武;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建美;中古时期弥勒与弥陀信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于博;辽代七佛造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会;北朝时期青州地区弥勒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瑞琳;北魏佛教经典诠释与世俗社会张力[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淼;北朝弥勒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6 周晓娇;试论南朝佛教在百济的传播和影响[D];延边大学;2012年
7 郭芳;莫高窟艺术中菩萨宝冠的演变[D];兰州大学;2013年
8 董书兵;北朝时期麦积山雕塑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刘洪彩;河北、山东地区北朝半跏思惟造像及对海东地区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10 赵文;《大智度论》中的空与菩萨修行[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3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33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