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中的唐五代祥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6 14:36
【摘要】:祥瑞,或称符瑞、祯祥等,是吉祥的象征和预兆,是对社会或国家美好期望的现实反映,也被历代统治者和大多数民众看作天下太平、国祚兴盛的预兆。自汉以来,中国古代就盛行祥瑞,不仅中原王朝祥瑞泛滥,偏居一隅的地方政权也是如此,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中以归义军政权最为突出。 该文以敦煌文献中的祥瑞为主,分析这些祥瑞与唐五代政权的关系,其中以研究武则天以及归义军不同阶段的祥瑞为中心,归义军时期的祥瑞是敦煌祥瑞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河西道节度公德政及祥瑞五更转兼十二时共一十七首并序》、《廿祥瑞》、《白雀歌》、《白鹰呈祥诗》等文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归义军时期祥瑞对于政权构建的影响,其中以专门歌颂金山国的《白雀歌》最为典型,白色物品出现几十次,明确表达出金山国时期的白色崇拜。 同时《祥瑞第四》、《嘉祥荐祉》等文书很好地反映出唐五代祥瑞的基本情况以及进献祥瑞时所遵循的基本程式。以期通过对唐五代的敦煌祥瑞做整体研究,了解当时社会政权建立以及巩固中使用的这种非政治手段,通过这些可以看出祥瑞对于政治以及政权更迭的特殊影响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唐五代敦煌一带历史及社会状况。
【图文】:
天命和祥瑞的结合是天人感应之说由理论向实践的直接过渡。“后世则推图符瑞谓待其命也,用五行相胜,谓得其德也。五胜则几乎厌胜也,符瑞则几乎奇也,魏季南北杂然称制也,而互谓自得天命。”‘古人很明确地给我们指出符出现的直接原因:与天命相呼应,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因此历代帝王大都尽能的附会祥瑞,为自己服务。不管是在大一统的和平盛世,还是战争迭起的争霸时代,不仅至高无上的统者非常看重祥瑞,其他有志于争权夺利者也非常看重祥瑞,经常把祥瑞当作盛永存、大富大贵的象征,不择手段地加以利用,使得有些原本很普通的事物也圣化,,进而为己所用。
白龙P,2683《瑞应图》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0.6
本文编号:2573330
【图文】:
天命和祥瑞的结合是天人感应之说由理论向实践的直接过渡。“后世则推图符瑞谓待其命也,用五行相胜,谓得其德也。五胜则几乎厌胜也,符瑞则几乎奇也,魏季南北杂然称制也,而互谓自得天命。”‘古人很明确地给我们指出符出现的直接原因:与天命相呼应,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因此历代帝王大都尽能的附会祥瑞,为自己服务。不管是在大一统的和平盛世,还是战争迭起的争霸时代,不仅至高无上的统者非常看重祥瑞,其他有志于争权夺利者也非常看重祥瑞,经常把祥瑞当作盛永存、大富大贵的象征,不择手段地加以利用,使得有些原本很普通的事物也圣化,,进而为己所用。
白龙P,2683《瑞应图》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军龙;九尾白狐与中国古代的祥瑞观[J];北方论丛;1997年02期
2 颜廷亮;《白雀歌》新校并序[J];敦煌学辑刊;1989年02期
3 高启安;敦煌文献中的“草子”为“沙米”考[J];敦煌学辑刊;2002年02期
4 林世田;武则天称帝与图谶祥瑞——以S6502《大云经疏》为中心[J];敦煌学辑刊;2002年02期
5 李正宇;谈《白雀歌》尾部杂写与金山国建国年月[J];敦煌研究;1987年03期
6 汪泛舟;敦煌诗述异[J];敦煌研究;1999年04期
7 饶宗颐;敦煌本《瑞应图》跋[J];敦煌研究;1999年04期
8 王志鹏;敦煌写卷P.2555《白云歌》再探[J];敦煌研究;2004年06期
9 贺世哲;莫高窟第290窟佛传画中的瑞应思想研究[J];敦煌研究;1997年01期
10 汪泛舟;敦煌诗词补正与考源[J];敦煌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涛;汉代画像石墓中的“祥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永海;略论武则天称帝与祥瑞[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73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7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