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及族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4 15:47
【摘要】:本文以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甘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归纳总结了甘青地区有关青铜时代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简史。 正文部分:分三章。 第一章,分区及典型考古学文化遗存。首先对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分区标准、依据做了说明,就甘青地区的分区研究作了简单介绍,最后将甘青地区划分为四个文化区。分别为Ⅰ区(河湟谷地文化区);Ⅱ区(陇西—陇南高原文化区);Ⅲ区(河西走廊文化区)和Ⅳ区(柴达木盆地文化区)。其次将甘青地区的八支典型考古学文化遗存归属到所分四个文化区内,就其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及期别类型进行了重点分析。 第二章,文化源流及族属探讨。本章对齐家、四坝、辛店、卡约、寺洼、沙井、诺木洪文化和唐汪式遗存的文化来源及族属问题进行了讨论。除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受马家窑文化影响较强,其它文化包括四坝文化都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齐家文化。对氐、羌、戎族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其都是羌族经发展演变后形成的不同族系分支,文化主体仍为羌戎文化。并以考古学、民族学、古文献和人类学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甘青地区青铜时期的八支考古学文化族属进行了探讨,推定其均为羌族或羌戎体系内的族系分支。 第三章,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动态观察。本章将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绝对年代与历史时期相对年代相对应,将其编年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青铜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经济形态的发展与转变。并从文化传播路线、特点及原因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传播格局。 结语部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及收获。
【图文】:
研究区域所在位置示意图
甘青地区主要河流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2
本文编号:2579547
【图文】:
研究区域所在位置示意图
甘青地区主要河流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志敏;;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UO楲[J];考古通讯;1956年06期
2 任步栻;;甘肃秦安县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J];考古通讯;1958年05期
3 吴汝祚;;甘青地区原始文化的概貌及其相互关系[J];考古;1961年01期
4 ;宁夏固原海家湾齐家文化墓葬[J];考古;1973年05期
5 端居;;齐家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继续和发展[J];考古;1976年06期
6 夏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J];考古;1977年04期
7 谢端琚;;论大何庄与秦魏家齐家文化的分期[J];考古;1980年03期
8 ;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4年01期
9 赵化成;柳春鸣;;甘肃西和栏桥寺洼文化墓葬[J];考古;1987年08期
10 高东陆;许淑珍;;青海湟源莫布拉卡约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苇;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及互动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9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7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