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好太王碑拓本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1 14:13
【摘要】:《好太王碑拓本分类研究》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好太王碑的捶拓与研究。1877年(光绪三年)关月山在通沟发现了好太王碑,经过火焚除苔,1880年(光绪六年)以后出现完整拓本。学者们开始对好太王碑进行研究,从文字考释到历史研究,经过了百余年,取得了许多成果。近年来,学者们陆续发现一些好太王碑拓本,经过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双勾本(双勾加墨本)、拓本(包括石灰涂抹前后的拓本)、摹刻本等。第二部分好太王碑早期拓本,是指1900年以前出现的拓本,如酒旬景信双勾加墨本、水谷悌二郎藏本、台湾藏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对这些拓本的纸张、墨色、文字状况、保存情况及其年代进行说明与讨论。第三部分石灰涂抹后的好太王碑拓本。好太王碑石灰涂抹的时间目前还有分歧,我们用照片和文献记录证明是1900年以后开始的。石灰涂抹后对碑石文字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拓本也产生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杨守敬双勾本的出现和特点。第四部分石灰剥落后的好太王碑拓本,时间在1930年前后。石灰剥落后好太王碑拓本主要有吕耀东捐赠本、张明善拓本、周云台拓本。后两种是新中国成立后捶拓的,用纸、用墨、技法,各有特点。第五部分好太王碑拓本研究与编年。学者们根据发表的拓本、图片和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分类和编年,如中国学者王健群、朴真爽、耿铁华、徐建新,日本学者水谷悌二郎、李进熙、武田幸男等他们之间的分歧很大。原因在于学者们对拓本的认识不同,不仅定名不同,对纸墨、文字、技法等方面的认识也不相同,对于石灰涂抹的目的、影响的看法更不相同。为此,我们将拓本分为4个时期:早期拓本,石灰涂抹时期拓本,石灰剥落后的拓本,新中国成立后的拓本。对所涉及的拓本作简要的说明。本文在尊重前辈学者的基础上,赞同并引用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如好太王碑发现时间在1877年(光绪三年),火焚除苔、石灰涂抹等意见。对于一些拓本的评价和年代则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杨守敬藏本、内藤湖南藏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本等。而对1880年—2015年期间所能见到的拓本图片和资料进行研究,提出来以上4期分法则与各位前辈有所不同。当然,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很准确,错误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铁华;;好太王碑的保护与现状[J];文博;1990年02期

2 王仲殊;;再论好太王碑文辛卯年条的释读[J];考古;1991年12期

3 赵福香;好太王碑研究的新成果——评《好太王碑新考》[J];通化师院学报;1996年01期

4 ;好太王碑──高句丽历史的见证[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张福有;;好太王碑杂识及碑文考笺[J];学问;2003年10期

6 金在善;好太王碑文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丛文俊;;好太王碑书法及其相关问题略论[J];东北史地;2004年01期

8 方起东;;好太王碑文[J];东北史地;2004年02期

9 方起东;;好太王碑释读一见[J];东北史地;2004年02期

10 耿铁华;好太王碑一千五百九十年祭[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洪;好太王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福有 研究员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文史馆馆员;关于好太王碑的几个基本问题[N];协商新报;2014年

3 马洪;好太王碑及其书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鲁青;遗风永存 志在不朽[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慕镝;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好太王碑研究重要论著评议[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耿黎;好太王碑拓本分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81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81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