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汉代玉器中的螭纹
发布时间:2020-04-17 17:47
【摘要】:螭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中一种重要的纹饰,萌发于春秋晚期,成形于战国晚期,在汉代盛极一时,并在宋代以后持续流行至今。本文主要以出土汉代玉器中的螭纹为基础,通过详细的分期、分类,讨论玉器中螭纹的大致源流及其在汉代的具体演变轨迹。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三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畴、当前该主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缘由及创新点。第一章为基础资料综述。主要按照墓葬或遗址的年代顺序,介绍了笔者所能找到的汉代螭纹玉器的信息,并附螭纹的细节特征描述,为下文的分析与讨论提供材料依据。第二章为分期、分类研究。先确立了汉代各时期螭纹的典型样式,再将螭纹分为头部、躯干及尾部三个部分,筛选出适用性较广的六个特征,并对各时期内这六个特征的不同类型做了统计,得出了各特征的流行趋势的变化,为第三章的源流讨论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为相关问题讨论。重点讨论了螭纹在玉器这一载体上的源流问题,还讨论了其余两个相关联的小问题。源流讨论部分除简单介绍汉以前玉器螭纹渊源外,主要归纳了汉代各时期螭纹各部分特征变化规律,大致介绍了汉以后玉器螭纹的流向。结语部分对本文研究的结果做一个总体的归纳。总结了螭纹在汉代各时期的特点、演变规律,对汉以后玉器螭纹的影响,以及本文的一些不足。
【图文】:
图 1-3 湖南长沙蓉园 M13 墓出土螭纹剑饰(五)广东省1.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玉器 244 件(套),,其中带有螭纹的玉器有 20 件剑首 3 件(D89-1、D90-2、C147-9),剑格 4 件(D141-1、D90-1、C147-10、C147-14),剑t
本文编号:2631127
【图文】:
图 1-3 湖南长沙蓉园 M13 墓出土螭纹剑饰(五)广东省1.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玉器 244 件(套),,其中带有螭纹的玉器有 20 件剑首 3 件(D89-1、D90-2、C147-9),剑格 4 件(D141-1、D90-1、C147-10、C147-14),剑t
本文编号:263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3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