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中原地区龙山至殷墟时期未成年人墓葬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8:10
【摘要】:未成年人墓葬是指墓主年龄在15岁左右及以下的埋葬,主要可分为瓮棺葬和土坑墓两大类。据不完全统计,中原地区龙山至殷墟时期未成年人墓葬数量约有700座。文中按照时间顺序,对未成年人墓葬的分布、形制、演变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此章对中原地区龙山至殷墟时期未成年人墓葬相关的时空范围、具体概念、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目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界定说明。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未成年人墓葬。此时期可分为早、晚期两个阶段。早期的发现较少,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东部。晚期以王湾三期文化乱石滩类型的发现为最多,主要分布在豫西南地区.。第三章主要研究中原地区二里头时期发现的未成年人墓葬。此时期较明显的变化是虽然未成年人墓葬数量整体减少,但瓮棺葬和土坑墓的比例基本持平,相较龙山时期而言土坑墓还呈现增多的趋势。瓮棺葬主要见于下王冈类型遗址中,分布在豫西南地区。土坑墓主要见于东龙山二里头文化,分布在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原地区商代未成年人墓葬。分为二里冈时期、洹北商城时期以及殷墟时期三个阶段。从早至晚呈现出土坑墓逐渐减少,瓮棺葬于晚期突然增多的趋势。二里冈时期未成年人墓葬数量较少,土坑墓远多于瓮棺葬,瓮棺葬主要分布在晋南地区和关中平原东部,土坑墓主要分布在豫中郑州地区。洹北商城时期未成年人墓葬数量略微增多,以土坑墓为主,且大多与房屋建造过程紧密联系,具有奠基性质。殷墟时期未成年人墓葬数量大量增加,以瓮棺葬为主。戚家庄东地发现的一批带有腰坑和随葬品的土坑墓较为特殊,其葬俗与一般成人墓葬基本无异,应是代表了一定等级的未成年人埋葬,但也并未形成独立的墓葬区。第五章为相关问题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原地区未成年人葬俗的变迁,从分布上看未成年人墓葬集中在豫中、豫西南地区,龙山至殷墟时期几乎都有土坑墓的发现,而瓮棺葬到了二里头文化中已少见,反而在商代晚期突然增多,应该是对前期未成年人瓮棺葬的继承,并有了新的发展。葬具方面常见日用陶器,不同地区的葬具组合形式也有差别。此外还对具有奠基性质的未成年人埋葬方式进行了探讨,发现奠基遗存大多数表现为瓮棺葬。第六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图文】:

示意图,未成年人,龙山时代,墓葬


原地区龙山至殷墟时期未成年人墓葬研究 第二章 龙山时代未成年人墓第一节 龙山时代早期中原地区龙山时代早期诸文化主要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河村五期文孟庄龙山早期文化。发现有未成年人墓葬的遗址主要有 6 处,初步统计人墓葬共计 20 座,其中瓮棺葬 7 座,土坑墓 13 座。

剖面图,垣曲,龙山文化,古城


时期未成年人墓葬研究 第二章 龙山时使用麻布或木质物覆盖在上面,这种说,葬式不清。墓主年龄大多没有精确的数瓮棺墓主年龄 10 岁左右,,可归入少年期表 2-2 王湾二期未成年人瓮棺葬位置 葬具 T3 夹砂灰陶罐(无盖T64 夹砂灰褐色罐(无T37 夹砂灰陶罐(无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毓灵;;殷墟近十年发掘的收获与思考[J];中原文物;2018年05期

2 程平山;;对殷墟文化一期的思考[J];古代文明(辑刊);2016年00期

3 唐枦根;何毓桯;;殷墟近十年的考古新收zk[J];甲骨文与殷商史;2016年00期

4 李宏樭;;殷墟文化第四期}v\ 年代辨微[J];甲骨文

本文编号:2637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37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