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文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14:45
【摘要】:明代是戏曲繁荣发展的时期,杂剧、传奇盛行,并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昆曲,同时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等原因,留下了大量的戏曲文物。戏曲文物指存留在社会上或从地下发掘出的有关戏曲的历史文化遗物。包括墓葬遗物、碑铭题记、绘画雕刻、手写的和版刻的剧本、戏台建筑或遗址等。考察这些实物资料,对于认识戏曲发展的历史面貌,探索戏曲艺术形态的历史成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明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它的晚期。商业经济相对发达,社会生活奢糜腐化,,特别是随着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阶层追求享乐社会思潮的兴起,戏曲获得了更为便利的生存发展条件。从明代遗留下来的戏曲文物来看,有明一代主要戏曲剧种的风貌,渗透到戏曲演出之中明代的民俗,包括在明代形成的一些独特的戏曲演出习俗都有体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证了戏曲与大众生活的息息相关。总之,社会消费的奢靡心理与宗教信仰泛滥,是戏曲文物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 今天,戏曲文物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认识,这些文物对弥补史料的不足,从新的视角研究明代戏曲的发展和流传衍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宋金元时期的戏曲文物已得到相对充分的整理和研究,有专门的著述出版,对明清时期还只是在总体上论述,尤其是明代的戏曲文物,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根据这种情况,本篇论文在这里对明代戏曲文物做了一些搜集整理工作,并作了一些分析和论证,以期抛砖引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875
本文编号:2687081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875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华瞻;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晓辉;明代昆曲文本与刊刻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7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8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