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新郑望京楼夏商城邑聚落演变与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20-05-30 14:42
【摘要】:望京楼夏商城邑的形成和发展相关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望京楼二里头文化一期(二里头文化三期)、望京楼二里头文化二期(二里头文化四期)、望京楼二里岗文化一期(二里岗下层一期)、望京楼二里岗文化二期(二里岗下层二期)、望京楼二里岗文化三期(二里岗上层一期)、望京楼二里岗文化四期(二里岗上层二期)。二里头文化时期以本地二里头文化传统为主体,但北方辉卫型文化和漳河型文化传统有明显渗入,同时还有少量东下冯文化传统。二里岗文化时期呈现出一种多元交融、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一时期二里头文化传统犹存,辉卫型文化、漳河型文化、岳石文化传统并存共荣,同时典型二里岗文化风格在逐渐形成,直至二里岗上层二期(白家庄期)望京楼城邑繁荣发展的局面归于沉寂,并最终废弃。望京楼二里头文化城邑最晚在二里头文化三期的某个阶段开始创建,二里岗文化城邑在二里头城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里岗时期城壕直接打破二里头时期城垣,二里岗时期城址规模虽然有所缩小,但是城邑整体的布局和规划更加完备。望京楼遗址作为中原地区夏商时期重要的城邑,前后相继的两座城址分属不同广域王权中心的统治和管理。二里头时期,望京楼城址在整个区域社会的沟通和资源整合中占据重要地位。二里岗时期,伴随着新的王城兴起,望京楼城邑、大师姑城邑等此前的区域中心聚落纷纷响应郑州商城的营建而重新修建或改造,望京楼城邑的性质和文化内涵发生重大转变。二里头文化城邑和二里岗文化城邑的兴建和废弃与二里头都邑兴衰和郑州商城的肇始和繁荣过程相耦合。二里头遗址和郑州商城作为中原腹心地区早期王权国家的都邑,代表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望京楼夏商城邑的发现和研究对于讨论中原腹心地区早期城邑形成与发展和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组织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对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演变和社会运行机制等都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
【图文】:

示意图,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第一章 绪论一、新郑望京楼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望京楼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市区北 4000 米处,地处北纬 34°16′~3 113°30~113°54′,海拔 119 米。地处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端,属于豫西山区到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图 1-1)。中部整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望京地和丘陵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脉的东部边缘,主要由陉山、梅山等山地丘陵组成。岗地主要分布在山丘外围和中部地带,系早期山原,经后期流水切割作用形成岗丘状地貌形态。新郑望京楼遗址地处淮河流分别属于颍河和贾鲁河水系。属颍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oi水河、双洎河溱水)、梅河、暖泉河和莲河等季节性河流。[1]

平面图,遗址,平面图,城址


第一章 绪论分析基础上对望京楼城址的遗存重新进行分期,并在此基础及相互关系[1]。基于考古发掘的物质文化遗存,发掘者对望出土青铜器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3]、出土动物来源[4]以及和二对比研究[5],诸多研究成果对探讨和研究望京楼城址当时的方式等问题颇有助益。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万发;吴倩;张贺君;魏青利;郭中芳;张少华;;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商代小型房址发掘简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01期

2 袁广阔;朱光华;;关于二里头文化城址的几点认识[J];江汉考古;2014年06期

3 吴倩;张贺君;;望京楼遗址田野考古工作的理念与方法[J];大众考古;2014年08期

4 鲁鹏;田燕;陈盼盼;闫丽洁;宋立生;;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J];地理学报;2014年06期

5 李中轩;朱诚;吴国玺;郑朝贵;邵仕训;冯非凡;王宁;;河南省史前人类遗址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子[J];地理学报;2013年11期

6 刘绪;;夏末商初都邑分析之一——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遗存比较[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09期

7 顾万发;;论新郑望京楼商城东一城门[J];中原文物;2013年04期

8 索全星;郭存良;王延生;孙国强;王中军;郭现军;郝会生;李扬;焦建涛;赵向莉;蔡强;姜楠;;河南新郑市华阳城遗址的调查简报[J];中原文物;2013年03期

9 秦文生;;新郑望京楼城址性质初探[J];华夏考古;2012年04期

10 顾万发;王羿;孙凯;焦建涛;吴倩;;河南新郑望京楼二里岗文化城址东一城门发掘简报[J];文物;2012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顾万发;雷兴山 ;张家强;;夏商周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N];中国文物报;2015年

2 袁广阔;;郑州大师姑二里头城址发现的意义[N];中国文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昶;中原早期城市与文明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毛智周;新郑望京楼遗址夏商城址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2 缪小荣;中国早期城市城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豪;夏商城市规划和布局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88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88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