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滕州汉画像石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9:38
【摘要】:汉画像石是汉代的一种墓葬建筑构石,其雕刻图像是汉代墓室显著的装饰方式,长期以来受到学界的关注。滕州汉画像石始于西汉武帝时期,抑于东汉末年,自清光绪年间起陆续出土,范围几乎遍布滕州市全境。滕州汉画像石的装饰艺术基本遵循汉画像石的一般装饰规律,即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期,图像简洁风格质朴,到东汉中晚期画面丰富充盈,雕刻技法日趋娴熟,总体上呈现出了一个由简易拙朴到精美生动的变化趋势。因地理位置特殊,滕州不同区域的汉画像石在艺术风格上存在差异。滕州汉画像石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两汉厚葬风气等一定的社会基础。本文以滕州汉画像石为研究对象,借用图像学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题材内容、边框纹样、雕刻技法、样式风格等方面,对其展开综合考察与研究,并从两汉厚葬风气与孝悌思想、齐鲁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滕州独特的地域环境等因素对滕州汉画像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促进汉画像石艺术研究。
【图文】:

拓本,题材,滕州


笔者按照性质的不同,将滕州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分为现实类和非现实类。现实类题材主要以人间的社会面貌为基础,其着重刻画的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有着宣教和劝诫作用的历史故事;非现实类题材则以汉代人向往的神仙世界和象征祥瑞的奇珍瑞兽为代表。2.1.1 现实类题材画像石艺术的出现,预示着人类逐步冲破先秦时期封建宗教的禁锢,,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人类本身,关注社会生活,这是中国艺术思想发展的一种体现。现实类题材主要可分为社会生活和历史故事两个大类。滕州汉画像石的社会生活类主要以“冶铁、纺织、牛耕”、“车马出行”,“庖厨”、“建鼓、乐舞百戏”等为题材。如 1996 年出土于城头镇X 城村的牛耕画像石,是东汉晚期的作品,该石块虽已断损,但仅存的画面依旧生动地展现了汉代滕州地区的牛耕场景(图 2.1.1-1)。

结构分析,画面,织布机


960 年龙阳镇附近出土、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纺织图”也是滕州地中的精品(图 2.1.1-3)。画面共分三层,纺织图位于第二层。画面一架,有四位妇女参与纺织,其中两位妇女分别坐在织布机上织布,{譡20]柄调丝[21],另一位则用{_[22]车络纬[23]。此图再现了汉代妇女纺织图 2.1.1-2 犁结构分析图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浒;;山东滕州新发现佛教内容汉画像石的初步研究[J];中原文物;2015年05期

2 陈雪香;方辉;;王献唐与滕县安上遗址考古发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付琳;;滕州前掌大墓地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J];华夏考古;2014年01期

4 程少轩;;滕县西户口画像石“良邪丞”、“武阳尉”小考[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01期

5 陈灿;;汉代画像石的图像人文释译——以山东省滕州汉代画像石为例[J];前沿;2013年20期

6 翟洪勇;;滕州汉代祠堂画像石[J];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01期

7 杜传敏;张东峰;魏慎玉;潘晓庆;;1989年山东滕州庄里西西周墓发掘报告[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01期

8 杨爱国;;山东滕州第九中学画像石墓年代再思考[J];中原文物;2010年06期

9 赵丹;;片石千秋书写泱泱汉风——滕州汉画像石所折射出的汉代人生关照[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崔平平;;汉画像石中的线条魅力——以山东省嘉祥、邹城、滕州三地的汉画像石为例[J];雕塑;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颜道彩;高超;;滕州东汉永元十年画像石历史内涵初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晓宇;徐州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1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91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