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楚墓丧葬类漆木器纹饰及其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03:15
【摘要】:随着楚墓的不断发掘,楚墓出土的漆木器保存较好,其中丧葬类漆木器制作精美,上面的纹饰丰富多样。楚地巫风盛行,楚墓中的丧葬类漆木器是楚巫文化在祭祀活动中的表现,上面的纹饰不仅仅是出于审美的需要,可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其中,动物纹样一般被认为是巫师的助手,其功能是为墓主人引魂升天;自然景物中象征天界的云、雷纹同样反映了楚人对天界的崇拜,还有一些花纹,其功能是为娱神,反映了楚人对神崇拜与敬畏的心理。这些纹饰的不同特征以及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楚巫文化特征。本文主要对楚墓出土的丧葬类漆木器上纹饰进行梳理,对有纹饰的丧葬类漆木器的种类及出土情况进行统计概述,其中包括棺、{-床、镇墓兽、虎座飞鸟、卧鹿、羽人、神树等,再对楚墓丧葬类漆木器上纹样进行分类概述,以自然景象为原型的纹饰如云纹、雷纹、涡纹等,以动物为原型的纹样如龙纹、凤纹、兽面纹等,还有其它纹样的分类;并根据主要纹样的特征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有云纹、龙纹、兽面纹、鳞纹、凤鸟纹、点状纹、鳞状纹、圆圈纹、涡纹等纹样。在此基础上对楚丧葬类漆木器上纹饰所反映的考古学文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等级的不同特征。在全面的考古学研究基础上,探讨楚墓出土丧葬类漆木器上的纹饰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根据纹饰的时代、等级、区域特征,结合纹饰的象征意义,反映出当时楚地巫文化总体分布较广,等级覆盖广,时代跨度也较为广泛,并且不同地域上的巫文化特征也有不同,纹饰反映的河南地区的楚巫文化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具有相对的保守和神秘性,湖北地区的楚巫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丰富,湖南地区的楚巫文化则更具有创造性等。最后,结合楚国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以及楚国社会的发展等因素,简要对楚丧葬类漆木器上纹饰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
【图文】:

纹饰,黑漆,楚墓,黄漆


楚墓丧葬类漆木器纹饰及其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研究髹红漆,,棺外以黑漆为地,用红、黄等色绘夔凤纹、三角形云雷纹等墓三棺两椁,中棺精致,棺外褐漆为地,红、黄漆绘变形结合云雷纹中有红色漆绘龙纹图案。内棺外髹黑漆,以红、黄漆绘几何云雷纹和案,棺内髹红漆。河南信阳楚墓 M1,内棺,外髹黑漆,用石黄、赭红银灰四种颜色彩绘,用带云状组成变形兽面纹样。信阳楚墓 M2,内棺红漆,棺外髹黑漆,在黑漆上再绘金、棕、银、黄等色的连续变形饕衬变型卷云纹和鳞纹。

楚墓


楚墓丧葬类漆木器纹饰及其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研究{-床雕刻盘龙图案,以六条龙构成,中间两龙龙头相背,剩余四龙则分布床的四角,龙身互交为纽带型,空隙处填以云纹(图 1.1-2.2)。该墓葬时战国中期晚段,墓主人身份为下大夫。这些为进一步探讨{-床纹饰的时代变化提供了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兰;;纪南城周边楚墓地出土青铜“越式鼎”现象的考古学考察[J];江汉考古;2012年02期

2 黄莹;;楚式镇墓兽研究[J];中原文物;2011年04期

3 尹增淮;王剑;;江苏淮安市运河村一号战国墓[J];考古;2009年10期

4 ;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2004年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09年02期

5 黄凤春;黄旭初;;湖北郧县乔家院春秋殉人墓[J];考古;2008年04期

6 黄文进;湖北荆门黄付庙楚墓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2005年01期

7 王红星;;湖北枣阳市九连墩楚墓[J];考古;2003年07期

8 丁家元;邓启江;;湖北省荆州市天星观二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1年09期

9 黄凤春;洪刚;刘焰;;湖北黄州楚墓[J];考古学报;2001年02期

10 熊卜发,李端阳,陈明芳,胡家驹,刘莉莉,汪艳明;孝感黄土岗战国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695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695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