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古村落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居民感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广西龙脊平安寨为例

发布时间:2020-08-21 12:51
【摘要】:以龙脊平安寨为例,从居民感知的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古村落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居民主体因素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社区发展满意度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1)居民文化认同感越强,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2)居民的旅游参与程度越高,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面感知越强。(3)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烈,对社区发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越强。(4)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烈,其支持或反对旅游开发的行为倾向越明显。研究还对旅游开发中古村落的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蒋艳;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戴林琳;盖世杰;;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乡村节事及节事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以北京长哨营村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杨兴柱,陆林,王群;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4 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5 李燕琴;;旅游扶贫中社区居民态度的分异与主要矛盾——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6 刘赵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结构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7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刘小平;态度测量偏差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永;;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丁晶晶;;论社区服务空间中的NPO与政府的合作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刘三;;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4 董志文;张萍;;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热点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5 冯红英;赵金涛;;京津走廊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开发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永清县杨家营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6 唐晓云;闵庆文;;社区型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7 沈新坤;刘加顺;;我国农村市民社会建设的途径及其整合[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邓小芳;廖文芳;;基于生态旅游视角的外来有害植物防治机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9 罗志国;;从社区参与角度分析希拉穆仁草原旅游现存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0期

10 王宏伟;李莹;;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J];安全;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磐;;浅谈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宝龙;张彦敏;胡勇;;京郊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区功能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3 杨贵华;;社区建设与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罗曼;;构建城市社会管理新机制——贵阳市社区建设的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越;陈喻伟;;当前社区建设主要法治问题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露;;刍议旅游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进程[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7 韩国圣;张捷;黄跃雯;钟士恩;;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自然旅游地社区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以天堂寨景区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张建国;;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9 张玉蓉;;民族地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广西三娘湾地区为例[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卿瑜;;关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性思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匡纯清;城市低收入社区构建学习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龚大鹏;社区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马葛生;社区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海舰;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邱其霖;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维远;沈阳地区农村青年中心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段辛欣;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熊莹;实施素质拓展计划 增强团组织育人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文生;;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的由来、历史及现实[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赵奉军;收入与幸福关系的经济学考察[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3 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4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孙天宇;;西安入境旅游者认知和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图[J];地理学报;2010年02期

5 刘大可;;闽台客家口传文化比较研究[J];东南学术;2011年01期

6 王黎明,毛汉英;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研究[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7 王群;丁祖荣;章锦河;杨兴柱;;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的指数测评模型——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8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地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J];地理研究;2008年03期

9 李东和;张捷;章尚正;方超;;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10 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慧平;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中的收益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向明;基于社区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龙霞;杨慷慨;;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略论[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5期

2 胡道生;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02年04期

3 张华龙;;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1期

4 谢维光;马华泉;杨艳丽;祝招玲;;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邵秀英;田彬;;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6 程远曲;;晋中相立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J];沧桑;2010年10期

7 孙亚辉;;旅游视角下古村落的文化变迁与拯救[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方磊;;湖南洪江市古村落群空间分析与开发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2期

9 李楚彬;肖婷;;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5期

10 刘柯瑾;;文化空间里后沟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初探[J];赤子(中旬);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克帅;蒋盈;;古村落老年居民环境感知的历时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邵秀英;冯卫红;;古村落旅游地发展政策影响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黄成林;;皖南古村落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霞;王斌;;基于风水文化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形象设计——以广西木村为例[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5 蔡熙;;在文化旅游中保护贵州的古村落[A];2014年贵州社科学术年会学术专场研讨会暨“以区域特色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黄成林;;皖南古村落旅游深度开发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7 周彩屏;;论古村落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以浙江金华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裴鹏飞;融古村落文化于美丽乡村建设之中[N];中国旅游报;2013年

2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 庄伟光;广东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N];中国旅游报;2013年

3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蔡熙;古村落也可生产性保护[N];光明日报;2014年

4 金涛;认领古村落 可获居住权[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广东省清远连州市文体旅游局 黄世康;开发连州古村落旅游产品的设想[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顾村;旅游度假产品的突破——古村落[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甘R嘉啊⊥ㄑ对

本文编号:2799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99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f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