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豫东地区两周遗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10:11
  豫东地区是先秦区域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缺乏对其两周遗存的系统研究。因此,利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聚落形态分析以及文化因素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豫东地区两周遗存的分期与年代、文化因素、聚落、墓葬等问题十分必要。文章主体分绪论、主要遗物的类型学分析、豫东两周遗存的文化因素、两周聚落和墓葬、结语五个部分。主要结论如下:以陶器与青铜器为代表的豫东两周遗存可分为九期,其中第九期可进一步分为早、中、晚段。各期年代依次为西周早期、中期、晚期,春秋早期、中期、晚期,战国早期、中期、晚期。周文化因素是豫东地区两周时期分布最广泛、延续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化因素,但经历了西周早期与殷墟文化因素并存、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时期占绝对主流地位、战国时期逐渐衰落的过程。豫东地区的楚文化因素和本地文化因素属于区域性文化因素,分别主要见于周口地区和商丘地区,二者均在战国时期最为显著。战国时期周文化因素在豫东地区的衰落,与楚文化因素和本地文化因素的兴起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豫东两周聚落多数分布于河流两岸的平地之上,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分布形态。整体上,不同等级聚落之间没有明显的层级关系;在豫东西北部、西南部、东部存在...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豫东地区两周遗存研究


豫东地区示意图

示意图,豫东,地点,示意图


豫东地区两周遗存研究绪论4文物普查材料。1.商丘老南关2.淮阳陈楚故城3.杞县雍丘故城4.杞县圉城古城5.启封故城6.睢县承匡故城7.通许西城村城址8.西华城址9.西华女娲城10.太康方城11.项城南顿城12.扶沟古城乡古城村城址13.商水阳城故城14.商水安陵故城15.商水顿国故城16.西华小白庄17.虞城营廓寺18.西华西夏亭19.西华长平故城20.杞县郭屯21.西华七里仓22.开封虎丘岗23.西华陵西24.西华泥土店25.杞县朱岗26.杞县李岗27.淮阳临蔡故城28.淮阳平粮台29.沈丘东冢30.杞县段岗31.鹿邑栾台32.杞县牛角岗33.民权吴岗34.鹿邑太清宫35.虞城马庄36.杞县鹿台岗37.淮阳范丹寺38.商丘坞墙39.民权东山子40.民权牛牧岗41.柘城山台寺42.商丘潘庙43.沈丘乳香台44.民权李岗45.永城造律台46.永城黑堌堆47.淮阳马鞍冢48.商水朱集49.淮阳堌堆李庄50.扶沟崔桥古城村城址51.扶沟桐邱故城52.淮阳泥河村53.民权小山子54.商水南利故城55.沈丘古项城城址56.尉氏河东周57.永城丁集58.柘城孟庄59.睢县王营村60.夏邑杨楼61.尉氏椅圈马注:仅标注文中正式提及或主要发现地点图1-2豫东两周遗存发现地点示意图

照片,遗物,豫东,种类


豫东地区两周遗存研究主要遗物的类型学分析172主要遗物的类型学分析依据目前所能搜集的考古报告,豫东地区两周遗物共1104件(套),其中陶器、原始瓷器等陶器遗物有603件,青铜器、铁器、金器等金属遗物有254件,骨器、蚌器、牙器、贝器有108件,玉器、石器有135件,玻璃器和车等其它类遗物共4件(套)。统计可知,豫东两周遗物以陶瓷器最多(55%),青铜器、铁器等金属器次之(23%),骨、蚌、牙器(10%)与玉、石器(12%)也较为常见(图2-1)。金属遗物中青铜器有247件,约占其总数的97%。因此,本文选取陶器、原始瓷器和青铜器作为类型学分析的对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仅有562件陶器、12件原始瓷器以及210件青铜器发表有线图、照片等具体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类型学分析的具体对象。2.1陶器陶质遗物标本共574件,器类丰富(图2-2),其中有罐127件,豆60件,盆48件,鬲47件,壶37件,鼎25件,簋16件、盒9件。以上器类数图2-1豫东两周遗物种类占比图


本文编号:3040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40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