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宣化辽墓乐舞壁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3 06:04
据考古资料统计,目前在河北省境内共发掘了近百座辽代墓葬,其中绘有壁画的墓葬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绘有壁画的墓葬主要集中出土在现在的张家口市宣化区。1975年在距离宣化古城西北方向约四公里处的一个叫下八里的村里,发现了一处大型的“辽代壁画墓葬群”,已探明的墓葬存量共有二十九座,目前已经保护性地发掘了其中的十七座墓葬,此外还有几座零散的壁画墓位于这个墓葬群周边。在这些辽代壁画墓中共绘有墓葬壁画二百余幅,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狩猎、乐舞、出行、宴饮、人物、鞍马、礼佛等多种题材,其中乐舞壁画共有十一幅,内容包括舞乐、鼓乐、器乐独奏等多种表演类型,这些绘于辽代墓葬中的乐舞壁画为后人研究辽代的音乐文化发展状况,以及蕃汉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图像史料。本篇论文共分为四章,以河北宣化出土的所有辽代墓葬乐舞壁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乐舞壁画中乐人所用乐器、乐队编制、性别与形象及壁画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问题进行详细探究,了解这一时期生活在辽国地方上的汉族品官富商与契丹贵族的用乐情形以及蕃汉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融情况。第一章,先介绍目前已出土的辽代壁画墓葬的发掘与分布情况,重点说明辽国京都附近...
【文章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学术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宣化辽代壁画墓葬概述
第一节 辽代壁画墓葬介绍
第二节 宣化辽代乐舞壁画墓葬
第三节 宣化辽时的地理人文
小结
第二章 宣化辽墓乐舞壁画中乐器种类与乐队形态
第一节 乐舞壁画中乐器种类与形制
一、打击膜鸣类乐器
二、互击体鸣类乐器
三、弹拨弦鸣类乐器
四、吹奏气鸣类乐器
第二节 乐队编制与形态
一、乐队的规模与排列
二、乐队形态与“指挥”
小结
第三章 宣化辽墓乐舞壁画中部分乐人性别问题
第一节 乐舞壁画中乐人性别的判断
一、关于乐人性别的争议
二、壁画中乐舞人物的女性特征
第二节 乐人“女扮男装”和“女着男装”现象辨析
一、两种概念及历史渊源
二、乐舞壁画中乐人形象的判定
第三节 出现“女着男装”现象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宜性
二、思想文化环境的多元性
三、社会生活环境的独特性
小结
第四章 宣化辽墓乐舞壁画的布局与功能
第一节 出行乐舞图的画面铺排和文化特征
一、出行乐舞图的壁画内容与布局
二、出行乐舞图的仪礼与游乐特征
第二节 宴饮乐舞图的画面铺排和文化特征
一、备茶图与乐舞图的画面铺排与布局
二、宴饮乐舞图的宾礼与愉乐特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①)"> 附录Ⅱ 唐代墓葬壁画中存在“女着男装”情况列表(部分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宣化辽金壁画墓散乐壁画考论[J]. 赵丹荣,张裕涵. 中华戏曲. 2017(02)
[2]辽代晚期家族墓群音乐壁画研究[J]. 安其乐. 内蒙古艺术. 2017(01)
[3]爱红妆更爱武装——浅析唐朝流行女着男装的原由[J]. 杨怡晨. 美与时代(上). 2016(12)
[4]音乐图像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在音乐史研究中的地位[J]. 丁同俊. 艺术教育. 2016(04)
[5]辽金元时期壁画研究综述概要[J]. 王天姿,王禹浪. 满族研究. 2016(01)
[6]契丹-辽音乐文化二题[J]. 王珺. 音乐生活. 2016(02)
[7]河北张家口宣化辽金壁画墓发掘简报[J]. 刘海文,王继红,寇振宏,王鹏,祝庆欢,杨贵富,宋海. 文物. 2015(03)
[8]辽墓壁画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J]. 黄小钰.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5(01)
[9]男扮女装的节日民俗解读[J]. 陈建华.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4(02)
[10]河北宣化辽金壁画墓发掘简报[J]. 刘海文,王继红,寇振宏,王鹏,祝庆欢,杨贵富,宋海,冯渊渊,韵文婧. 文物. 2014(03)
博士论文
[1]宋辽金乐舞服饰艺术研究[D]. 程雅娟.苏州大学 2013
[2]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 王淑兰.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D]. 乌力吉.中央美术学院 2006
[4]辽墓壁画研究[D]. 张鹏.中央美术学院 2004
硕士论文
[1]宣化唐—辽代墓葬研究[D]. 刘坤.吉林大学 2018
[2]京津冀辽墓装饰研究[D]. 梁爽.河北大学 2017
[3]河北宣化张氏家族研究[D]. 郝艾利.吉林大学 2017
[4]陕西唐墓壁画中“女侍男装”形象成因考略[D]. 赵彬宇.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宣化旧志研究[D]. 王强.安徽大学 2016
[6]契丹辽国音乐图像研究[D]. 张伟彬.河北师范大学 2012
[7]宋时期河北音乐历史研究[D]. 高丽那.河北大学 2011
[8]辽墓壁画夫妇出行图图像样本的艺术渊源考述[D]. 吴婉源.中央民族大学 2011
[9]性别角色认同视角下的女着男装现象[D]. 杜娴婷.北京服装学院 2010
[10]辽墓乐舞图像考古学观察[D]. 梅鹏云.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47130
【文章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学术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宣化辽代壁画墓葬概述
第一节 辽代壁画墓葬介绍
第二节 宣化辽代乐舞壁画墓葬
第三节 宣化辽时的地理人文
小结
第二章 宣化辽墓乐舞壁画中乐器种类与乐队形态
第一节 乐舞壁画中乐器种类与形制
一、打击膜鸣类乐器
二、互击体鸣类乐器
三、弹拨弦鸣类乐器
四、吹奏气鸣类乐器
第二节 乐队编制与形态
一、乐队的规模与排列
二、乐队形态与“指挥”
小结
第三章 宣化辽墓乐舞壁画中部分乐人性别问题
第一节 乐舞壁画中乐人性别的判断
一、关于乐人性别的争议
二、壁画中乐舞人物的女性特征
第二节 乐人“女扮男装”和“女着男装”现象辨析
一、两种概念及历史渊源
二、乐舞壁画中乐人形象的判定
第三节 出现“女着男装”现象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宜性
二、思想文化环境的多元性
三、社会生活环境的独特性
小结
第四章 宣化辽墓乐舞壁画的布局与功能
第一节 出行乐舞图的画面铺排和文化特征
一、出行乐舞图的壁画内容与布局
二、出行乐舞图的仪礼与游乐特征
第二节 宴饮乐舞图的画面铺排和文化特征
一、备茶图与乐舞图的画面铺排与布局
二、宴饮乐舞图的宾礼与愉乐特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①)"> 附录Ⅱ 唐代墓葬壁画中存在“女着男装”情况列表(部分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宣化辽金壁画墓散乐壁画考论[J]. 赵丹荣,张裕涵. 中华戏曲. 2017(02)
[2]辽代晚期家族墓群音乐壁画研究[J]. 安其乐. 内蒙古艺术. 2017(01)
[3]爱红妆更爱武装——浅析唐朝流行女着男装的原由[J]. 杨怡晨. 美与时代(上). 2016(12)
[4]音乐图像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在音乐史研究中的地位[J]. 丁同俊. 艺术教育. 2016(04)
[5]辽金元时期壁画研究综述概要[J]. 王天姿,王禹浪. 满族研究. 2016(01)
[6]契丹-辽音乐文化二题[J]. 王珺. 音乐生活. 2016(02)
[7]河北张家口宣化辽金壁画墓发掘简报[J]. 刘海文,王继红,寇振宏,王鹏,祝庆欢,杨贵富,宋海. 文物. 2015(03)
[8]辽墓壁画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J]. 黄小钰.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5(01)
[9]男扮女装的节日民俗解读[J]. 陈建华.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4(02)
[10]河北宣化辽金壁画墓发掘简报[J]. 刘海文,王继红,寇振宏,王鹏,祝庆欢,杨贵富,宋海,冯渊渊,韵文婧. 文物. 2014(03)
博士论文
[1]宋辽金乐舞服饰艺术研究[D]. 程雅娟.苏州大学 2013
[2]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 王淑兰.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D]. 乌力吉.中央美术学院 2006
[4]辽墓壁画研究[D]. 张鹏.中央美术学院 2004
硕士论文
[1]宣化唐—辽代墓葬研究[D]. 刘坤.吉林大学 2018
[2]京津冀辽墓装饰研究[D]. 梁爽.河北大学 2017
[3]河北宣化张氏家族研究[D]. 郝艾利.吉林大学 2017
[4]陕西唐墓壁画中“女侍男装”形象成因考略[D]. 赵彬宇.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宣化旧志研究[D]. 王强.安徽大学 2016
[6]契丹辽国音乐图像研究[D]. 张伟彬.河北师范大学 2012
[7]宋时期河北音乐历史研究[D]. 高丽那.河北大学 2011
[8]辽墓壁画夫妇出行图图像样本的艺术渊源考述[D]. 吴婉源.中央民族大学 2011
[9]性别角色认同视角下的女着男装现象[D]. 杜娴婷.北京服装学院 2010
[10]辽墓乐舞图像考古学观察[D]. 梅鹏云.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47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4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