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14:03
川渝地区的药师佛造像是继关中、敦煌之后的又一主要药师造像分布区,其造像遗存主要分布于广元、巴中、安岳和大足等地,而仅大足石刻一处就有药师佛造像21例,其中北山佛湾17龛、佛耳岩2龛、石门山、多宝塔各1龛。相较于其他几地,大足是川渝地区现存药师佛造像遗存数量最多,题材和组合形式较为丰富、分布比较集中的晚期药师佛造像遗存。与此同时,在北方地区石刻造像已走向没落,药师佛相关造像几乎绝响的时期内,大足石刻中出现如此多药师佛石刻造像,对于研究药师佛造像晚期的组合配置、样式演变和信仰流布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相关造像的田野考察与研究,也对记录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现状和后期的继续研究提供了详尽丰富的实物例证和线索。本文以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造像特征与分期、组合配置、文本依据与图像来源等问题。首先,基于田野考察所获取的一手资料,以类型学的方法,分析归纳出晚唐至两宋时期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龛窟和造像特征等,将其分为三期:晚唐至五代前期(前蜀)造像、五代后期(后蜀)造像和两宋时期造像。此三期造像从龛窟形制和组合配置上整体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以药师佛龛造像为主到以药师经变造像为主的转变...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大足石刻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1.1.2 大足石刻概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研究现状
1.4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2章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遗存调查
2.1 龛窟特征
2.1.1 龛形
2.1.2 窟形
2.2 造像特征
2.2.1 药师佛龛与特殊组合造像龛
2.2.2 药师经变龛造像
2.2.3 药师经变及经幢、地藏龛
2.3 年代与分期
第3章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文本解读
3.1 《药师经》的经典、仪轨与造像记
3.1.1 药师佛龛造像
3.1.2 药师经变造像
3.1.3 特殊组合造像
3.2 文献史料中关于药师佛的相关记载
第4章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图像来源
4.1 晚唐至五代前期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图像分析
4.2 五代后期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渝地区唐宋药师佛龛像的初步考察[J]. 符永利. 石窟寺研究. 2015(00)
[2]四川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初步研究[J]. 于春. 考古与文物. 2014(03)
[3]药师佛造像的历史演变[J]. 王忠林. 理论观察. 2013(12)
[4]药师佛造像的仪轨与配置[J]. 王忠林. 艺海. 2013(11)
[5]大足北山石刻意义系统的建构与阐释[J]. 王天祥. 民族艺术. 2009(02)
[6]敦煌的药师经变与日本的药师如来像(摘要)[J]. 百桥明穗,刘永增. 敦煌研究. 1988(02)
[7]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J]. 胡文和. 文博. 1988(02)
[8]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内容总录[J]. 董玉祥. 敦煌学辑刊. 1986(02)
硕士论文
[1]宋代药师佛信仰研究[D]. 南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药师经》研究[D]. 王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
[3]唐代四川安岳石窟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研究[D]. 史文瑶.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91892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大足石刻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1.1.2 大足石刻概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研究现状
1.4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2章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遗存调查
2.1 龛窟特征
2.1.1 龛形
2.1.2 窟形
2.2 造像特征
2.2.1 药师佛龛与特殊组合造像龛
2.2.2 药师经变龛造像
2.2.3 药师经变及经幢、地藏龛
2.3 年代与分期
第3章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文本解读
3.1 《药师经》的经典、仪轨与造像记
3.1.1 药师佛龛造像
3.1.2 药师经变造像
3.1.3 特殊组合造像
3.2 文献史料中关于药师佛的相关记载
第4章 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图像来源
4.1 晚唐至五代前期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图像分析
4.2 五代后期大足石刻药师佛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渝地区唐宋药师佛龛像的初步考察[J]. 符永利. 石窟寺研究. 2015(00)
[2]四川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初步研究[J]. 于春. 考古与文物. 2014(03)
[3]药师佛造像的历史演变[J]. 王忠林. 理论观察. 2013(12)
[4]药师佛造像的仪轨与配置[J]. 王忠林. 艺海. 2013(11)
[5]大足北山石刻意义系统的建构与阐释[J]. 王天祥. 民族艺术. 2009(02)
[6]敦煌的药师经变与日本的药师如来像(摘要)[J]. 百桥明穗,刘永增. 敦煌研究. 1988(02)
[7]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J]. 胡文和. 文博. 1988(02)
[8]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内容总录[J]. 董玉祥. 敦煌学辑刊. 1986(02)
硕士论文
[1]宋代药师佛信仰研究[D]. 南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药师经》研究[D]. 王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
[3]唐代四川安岳石窟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研究[D]. 史文瑶.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91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9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