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遗址出土器物的光谱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9 05:29
目前,光谱学分析已经成为支撑科技考古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产地研究、呈色机理、测年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省灵宝市西坡遗址以其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被确定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选遗址之一,灵宝地区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中心地带,可能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文化相对应。不少考古专家认为,对西坡遗址的勘探和发掘将有助于揭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起源之谜。西坡遗址出土器物也较为丰富,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等,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青绿色熔块,这些熔块比后世原始瓷釉的出现要早1 000多年。本研究综合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MS/AES)、电子探针(EPMA)、拉曼光谱(Raman)等光谱学分析技术,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出土50件陶器和1件熔块进行了分析。西坡遗址出土陶器以红陶、褐陶为主,同时也存在彩陶、红皮陶(带红色陶衣的陶器)、黄色陶、黑灰陶等。以往的研究主要将不同颜色的陶器归因为不同烧制气氛,并没有研究不同类别陶器的原料来源。该研究通过对泥质陶器中1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种类陶器的原料特征,为研究陶器的生产和流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研究了部分...
【文章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40(04)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1.2 方法
1.2.1 ICP-MS/AES微量元素分析
1.2.2 EPMA电子探针分析
1.2.3 Raman显微拉曼光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类别陶器的原料来源分析
2.2 彩陶表面黑色颜料的分析
2.3 青绿色熔块的分析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陶衣技术的发展研究[J]. 鲁晓珂,方燕明,李伟东,李新伟. 华夏考古. 2017(02)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J]. 李宝平,赵建新,Kenneth D.Collerson,Alan Greig. 科学通报. 2003(07)
[3]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试掘简报[J]. 陈星灿,黄卫东,王明辉,李永强,李胜利,魏兴涛. 考古. 2001(11)
[4]新沂县花厅遗址出土古陶器产地的INAA研究[J]. 徐安武,王昌燧,池锦祺,李明传,孙培艳,舆水达司,河西学,栉原功一,户村健儿,邹厚本,汪遵国,钱锋,陈铁梅,严文明. 核技术. 1997(12)
本文编号:3195205
【文章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40(04)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1.2 方法
1.2.1 ICP-MS/AES微量元素分析
1.2.2 EPMA电子探针分析
1.2.3 Raman显微拉曼光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类别陶器的原料来源分析
2.2 彩陶表面黑色颜料的分析
2.3 青绿色熔块的分析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陶衣技术的发展研究[J]. 鲁晓珂,方燕明,李伟东,李新伟. 华夏考古. 2017(02)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J]. 李宝平,赵建新,Kenneth D.Collerson,Alan Greig. 科学通报. 2003(07)
[3]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试掘简报[J]. 陈星灿,黄卫东,王明辉,李永强,李胜利,魏兴涛. 考古. 2001(11)
[4]新沂县花厅遗址出土古陶器产地的INAA研究[J]. 徐安武,王昌燧,池锦祺,李明传,孙培艳,舆水达司,河西学,栉原功一,户村健儿,邹厚本,汪遵国,钱锋,陈铁梅,严文明. 核技术. 1997(12)
本文编号:3195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9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