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县耕香院出土八大山人等印章初考(上)
发布时间:2021-10-14 10:32
<正>2018年初夏,江西省奉新县耕香院(寺)遗址偶然发现八大山人"雪衲""传綮"印章和刘元键五面印以及"豫章西靖道人"瓦钮铜印共计四枚印章,现藏江西省奉新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现就该批出土四枚印章作初步研究如下。一、"雪衲""传綮"系八大山人早年为僧名号,奉新耕香院与其早年行迹密切相关1."雪衲"白文方印。高3.4厘米,印面边长1厘米,四角磨秃。青田石,色泽略显淡青黄色,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 2020,(1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奉新县耕香院(寺)遗址发现八大山人“雪衲”印章
图1 奉新县耕香院(寺)遗址发现八大山人“雪衲”印章康熙《奉新县志》载:“耕香院在新乡,顺治十三年(1656)耕庵禅师卜基始创。”“在县治西二十五里。”即今奉新县会埠镇张坊村。清邵长衡《八大山人传》云:“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清饶宇朴题《个山小像》又云:“戊子(1648)现比丘身。癸巳(1653)遂得正法于吾师耕庵老人……”
《传綮写生册》所钤“雪衲”白文方印共四处,钤盖在该册之一“西瓜”图右上方[紧接下钤“丁(个)字”朱白文方印](图3—1、图3—2),另外该册之十一“梅花”图右上方、之十二“玲珑石”图左下角、之十三“古松”图右侧中下部,又分别各钤有一枚“雪衲”白文方印[此三图均无“丁(个)字”朱白文方印](图4)。经辨析,发现“西瓜”图中所钤“雪衲”白文方印与“梅花”“玲珑石”“古松”三图中所钤“雪衲”白文方印并非同一印。这两方“雪衲”白文方印极为相似,印面尺寸也几乎一致,但细辨刀法、笔画位置、结构等仍有明显区别,是不同的两方印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锡顾林墓出土明代流派印实物考述[J]. 蔡卫东. 中国书法. 2016(11)
[2]八大山人“病癫”问题再讨论——八大山人事迹征略之四[J]. 朱良士. 荣宝斋. 2009(05)
[3]传綮与弘敏相关问题研究——八大山人事迹征略之三[J]. 朱良志. 荣宝斋. 2009(04)
[4]孤本《梦川亭诗集》与八大山人临川行踪考[J]. 萧鸿鸣. 江西社会科学. 2003(02)
[5]上海明墓出土印章记述[J]. 孙维昌. 南方文物. 1997(03)
[6]江苏无锡县明华师伊夫妇墓[J]. 冯普仁,吕兴元. 文物. 1989(07)
[7]青云谱《个山小像》之“新吴”与饶宇朴题语[J]. 饶宗颐. 文物. 1987(09)
本文编号:3435984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 2020,(1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奉新县耕香院(寺)遗址发现八大山人“雪衲”印章
图1 奉新县耕香院(寺)遗址发现八大山人“雪衲”印章康熙《奉新县志》载:“耕香院在新乡,顺治十三年(1656)耕庵禅师卜基始创。”“在县治西二十五里。”即今奉新县会埠镇张坊村。清邵长衡《八大山人传》云:“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清饶宇朴题《个山小像》又云:“戊子(1648)现比丘身。癸巳(1653)遂得正法于吾师耕庵老人……”
《传綮写生册》所钤“雪衲”白文方印共四处,钤盖在该册之一“西瓜”图右上方[紧接下钤“丁(个)字”朱白文方印](图3—1、图3—2),另外该册之十一“梅花”图右上方、之十二“玲珑石”图左下角、之十三“古松”图右侧中下部,又分别各钤有一枚“雪衲”白文方印[此三图均无“丁(个)字”朱白文方印](图4)。经辨析,发现“西瓜”图中所钤“雪衲”白文方印与“梅花”“玲珑石”“古松”三图中所钤“雪衲”白文方印并非同一印。这两方“雪衲”白文方印极为相似,印面尺寸也几乎一致,但细辨刀法、笔画位置、结构等仍有明显区别,是不同的两方印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锡顾林墓出土明代流派印实物考述[J]. 蔡卫东. 中国书法. 2016(11)
[2]八大山人“病癫”问题再讨论——八大山人事迹征略之四[J]. 朱良士. 荣宝斋. 2009(05)
[3]传綮与弘敏相关问题研究——八大山人事迹征略之三[J]. 朱良志. 荣宝斋. 2009(04)
[4]孤本《梦川亭诗集》与八大山人临川行踪考[J]. 萧鸿鸣. 江西社会科学. 2003(02)
[5]上海明墓出土印章记述[J]. 孙维昌. 南方文物. 1997(03)
[6]江苏无锡县明华师伊夫妇墓[J]. 冯普仁,吕兴元. 文物. 1989(07)
[7]青云谱《个山小像》之“新吴”与饶宇朴题语[J]. 饶宗颐. 文物. 1987(09)
本文编号:3435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3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