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博物院藏传世先秦青铜兵器初步整理
发布时间:2021-11-08 19:03
论文收录了吉林省博物院藏传世先秦青铜兵器193件,其中青铜戈71件、青铜剑33件、青铜镞89件。在对这些传世先秦青铜兵器进行了统计、尺寸测量、考古绘图、拍摄照片、采拓铭文和铭文释读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不仅对同一种类不同形制的兵器进行了型的划分,而且对在时间上具有演变特征的兵器进行了式的划分。通过类、型、式的分析结果,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典型器物对比,并借鉴前人对青铜兵器的研究成果,对每件兵器的年代进行判定。更正了院藏传世先秦青铜兵器断代错误和年代不确切的问题,并为无年代的兵器界定时代。从而揭示了吉林省博物院每件传世先秦青铜兵器的历史价值,亦为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及相关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吉林省博物院藏传世先秦青铜兵器型式分析
(一) 青铜戈的型式分析
(二) 青铜剑的型式分析
(三) 青铜镞的型式分析
第二章 吉林省博物院藏传世先秦青铜兵器年代判断
(一) 青铜戈年代判断
(二) 青铜剑年代判断
(三) 青铜镞年代判断
结语
注释
附表一 院藏传世先秦铜戈统计表
附表二 院藏传世先秦铜剑统计表
附表三 院藏传世先秦铜镞统计表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三角援铜戈起源问题的新认识[J]. 井中伟. 边疆考古研究. 2005(00)
[2]洛阳凯旋路南东周墓发掘报告[J]. 陈良伟. 考古学报. 2000(03)
[3]四坝文化铜器研究[J]. 李水城,水涛. 文物. 2000(03)
[4]中商文化研究[J]. 唐际根. 考古学报. 1999(04)
[5]洛阳市613所东周墓[J]. 王炬. 文物. 1999(08)
[6]包头市二○八墓地[J].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7(02)
[7]1983-198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墓葬发掘报告[J].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 华夏考古. 1997(02)
[8]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墓群清理发掘简报[J]. 文物春秋. 1994(02)
[9]山西侯马下平望两座东周墓[J]. 文物季刊. 1993(04)
[10]山西临猗县程村两座东周墓[J]. 赵慧民,李百勤,李春喜. 考古. 1991(11)
本文编号:348404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吉林省博物院藏传世先秦青铜兵器型式分析
(一) 青铜戈的型式分析
(二) 青铜剑的型式分析
(三) 青铜镞的型式分析
第二章 吉林省博物院藏传世先秦青铜兵器年代判断
(一) 青铜戈年代判断
(二) 青铜剑年代判断
(三) 青铜镞年代判断
结语
注释
附表一 院藏传世先秦铜戈统计表
附表二 院藏传世先秦铜剑统计表
附表三 院藏传世先秦铜镞统计表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三角援铜戈起源问题的新认识[J]. 井中伟. 边疆考古研究. 2005(00)
[2]洛阳凯旋路南东周墓发掘报告[J]. 陈良伟. 考古学报. 2000(03)
[3]四坝文化铜器研究[J]. 李水城,水涛. 文物. 2000(03)
[4]中商文化研究[J]. 唐际根. 考古学报. 1999(04)
[5]洛阳市613所东周墓[J]. 王炬. 文物. 1999(08)
[6]包头市二○八墓地[J].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7(02)
[7]1983-198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墓葬发掘报告[J].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 华夏考古. 1997(02)
[8]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墓群清理发掘简报[J]. 文物春秋. 1994(02)
[9]山西侯马下平望两座东周墓[J]. 文物季刊. 1993(04)
[10]山西临猗县程村两座东周墓[J]. 赵慧民,李百勤,李春喜. 考古. 1991(11)
本文编号:3484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8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