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奭类卜辞整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04:34
  甲骨文中有一“奭”字,其字形多变,用例繁多。本文围绕该字的字形和辞例展开讨论,针对包含“奭”字的卜辞展开调查。讨论主要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对甲骨中“奭”字的研究,包括字音、字形、卜辞意义等方面的探讨。二是结合卜辞,进一步分析奭类卜辞的组群特征,通过对奭类卜辞内容的划分来分析各种祭法在分布上的差异。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定义了奭类卜辞的概念和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就各种观点的发展脉络和得失之处加以评析,做出大致判断。第二章分析了甲骨文的“奭”字。结合该字各期字形,从组类分布、语音、卜辞用例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了卜辞中“奭”字的三种用法。第三章对奭类卜辞进行整理研究。第一节根据各甲骨工具书著录的释文,结合拓片,进行比对纠错。第二节对奭类卜辞进行划分,讨论了各先妣的受祭情况,指出在奭类卜辞中劧、、、彡、祭这五种祭法分布上是存在差异的,探讨“日”释作“日中”的可能。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前三章的论述内容;指出研究中需要加以完善的地方。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奭类卜辞简述
    第一节 奭类卜辞简介
    第二节 研究概述
第二章 “奭”字研究
    第一节 甲骨文“奭”字形体分析
    第二节 古文字中已知的“奭”字
    第三节 甲骨文“奭”字相关解释
第三章 奭类卜辞释文研究
    第一节 奭类卜辞释文校正
    第二节 奭类卜辞整理
    小结
结语
附录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论武乙、文丁卜辞——无名组与历组卜辞早晚关系[J]. 曹定云,刘一曼.  考古学报. 2019(02)
[2]商周亲属称谓的演变及其比较研究[J]. 黄国辉.  中国史研究. 2014(02)
[3]商代亲称区别字若干问题研究[J]. 黄国辉.  考古学报. 2012(03)
[4]三论武乙、文丁卜辞[J]. 刘一曼,曹定云.  考古学报. 2011(04)
[5]殷卜辞所见先公配偶考[J]. 朱彦民.  历史研究. 2003(06)
[6]“仁”与“相人偶”——对“仁”字的构形及其原初意义的再考察[J]. 白奚.  哲学研究. 2003(07)
[7]关于殷墟卜辞的肜祭[J]. 卢岩,葛英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0(02)
[8]甲骨文“奭”字新解[J]. 王贵民.  殷都学刊. 1991(03)
[9]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J]. 王宇信,张永山,杨升南.  考古学报. 1977(02)
[10]史字新释 坿尹奭[J]. 陈梦家.  考古. 1936(02)

博士论文
[1]殷墟无名类卜辞的整理与研究[D]. 马智忠.吉林大学 2018
[2]宾组甲骨文字体分类研究[D]. 崎川隆.吉林大学 2009
[3]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D]. 李立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伊尹与夏商之际历史研究[D]. 胡其伟.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殷墟無名組卜辭文字、詞彙整理研究[D]. 高攀.西南大学 2016
[3]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之伊尹材料整理及相關問題研究[D]. 溫皓月.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02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02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9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