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浅析三峡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葬俗文化

发布时间:2021-11-19 12:36
  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却包括30多个朝代或国家,主要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这是一个相当动荡、分裂的时代,期间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的生活、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由于各民族不断迁徙、融合,使得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开放。再加上它处于承上启下的时期,即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为汉唐两大盛世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过渡作了充分的准备。三峡地区地理位置闭塞,具有部分独立性,但与周边区域紧密相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丰富多样,以砖室墓为主,有一定的演变规律。东汉时期随葬品数量丰富,除钵、盆、罐等日用器具外,人物俑、动物俑、房屋俑等模型明器大量出现。进入魏晋以后,陪葬模型明器数量日益减少,直至消失,青瓷器皿逐渐取代陶器。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人们丧葬习俗随之变化,盛行家族合葬墓。“墓”是指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葬”则是指安置尸体的方式。墓葬内的世界是人死后另一个世界,是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缩影。人们信奉“事死如事生”,习惯将所用过的物品和所拥有的人以同样模子或者缩小其比例带入另一个世界,享受同活人一样的生活,象征永生、灵魂不死。本文通过对三峡地...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浅析三峡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葬俗文化


三峡地区略图

剖面图,万州,墓群,砖室墓


4、万州糖坊墓地2001 年在万州糖坊墓群发掘出南朝墓 5 座,三国墓 1 座。其中砖室墓 5 座(编号为 M3、M8、M15、M16、M10),石室墓 1 座。M3、M8 为刀形砖室墓,M15、M16 为凸形砖室墓(图 3.1)。

剖面图,形砖,凸字,砖室墓


4、万州糖坊墓地2001 年在万州糖坊墓群发掘出南朝墓 5 座,三国墓 1 座。其中砖室墓 5 座(编号为 M3、M8、M15、M16、M10),石室墓 1 座。M3、M8 为刀形砖室墓,M15、M16 为凸形砖室墓(图 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三峡地区商时期葬俗文化[J]. 唐备,杨华.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2(01)
[2]重庆丰都县迎宾大道古墓发掘简报[J]. 白九江,李国洪,汪伟,徐静,王海阔.  华夏考古. 2011(01)
[3]略论三峡地区六朝隋唐墓所见的多人葬习俗[J]. 贺世伟.  考古与文物. 2010(04)
[4]魂瓶与中国丧葬文化[J]. 李湘.  文教资料. 2010(01)
[5]四川非汉系崖墓初探[J]. 罗开玉.  四川文物. 2008(04)
[6]重庆三峡库区东汉六朝砖室墓探析——兼论三峡地区东汉时丧葬手工业发展水平[J]. 张庆久.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7]三峡地区砖(石)室墓建筑研究[J]. 刘自兵,李敬君,程晓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8]三峡地区砖(石)室墓建筑研究[J]. 刘自兵.  东南文化. 2007(02)
[9]三峡库区忠县石匣子、洞天堡、周家院子墓地考古发掘考察[J]. 杨华,刘琼,艾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对三峡地区汉晋时期墓葬所出陶楼的认识[J]. 刘自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博士论文
[1]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D]. 贺世伟.武汉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05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05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0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