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红山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目次一分期二年代三类型四聚落形态五经济结构六社会形态七宗教信仰八渊源和影响红山文化遗存早在20世纪初就被发现。1906-1908年,日本人鸟居龙藏三次进入热河省,在60处地方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物,在红山后发现了史前遗存,采集有陶器、大型石器和细石器等,把细石器命名为"蒙古式石镞"〔1〕。1921年6-7月,瑞典人安特生(J.G.Andersson)和加拿大人步达生(D.Black)发掘了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遗物包括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均被归入仰韶彩陶文化系统,把年代定为相当于仰韶文化同时或较迟,并视其为相同之一种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红山文化 文化遗址 牛河梁 兴隆洼文化 文化研究 新石器时代 祭祀遗址 庙底沟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半坡文化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目次一分期二年代三类型四聚落形态五经济结构六社会形态七宗教信仰八渊源和影响红山文化遗存早在20世纪初就被发现。1906-1908年,日本人鸟居龙藏三次进入热河省,在60处地方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物,在红山后发现了史前遗存,采集有陶器、大型石器和细石器等,把细石器命名为“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0年02期
2 连吉林,朴春月;内蒙古科右中旗嘎查营子遗址调查[J];北方文物;2005年01期
3 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新曙光[J];东南文化;1988年05期
4 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红山文化西台类型遗址简述[J];北方文物;2010年03期
5 陈国庆;;红山文化研究[J];华夏考古;2008年03期
6 朱凤瀚;;吉林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1979年03期
7 孔哲生;张文军;陈雍;;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J];考古;1981年02期
8 杨虎;朱延平;孔昭宸;杜乃秋;;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年10期
9 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1986年06期
10 高美璇;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红山文化遗存分期探索[J];考古;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王来柱;[N];中国文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廖建新;;“氏族”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陆勤毅;和县猿人的发现和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6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朔知;从凌家滩文化看中国文明的起源[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8 孙海洲,孙玮;从地下考古看华夏文明的起源[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9 周海燕;关于“集体责任”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王凤仙;;北京家庭与性别关系30年变迁[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刘俊男;;国家起源的理论问题及中国个案分析[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曹定云;;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图腾与炎帝彤鱼氏——兼论炎帝名号的由来[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5 王宇信;;炎帝神农氏的创造发明与民生[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6 王贵民;;申论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之关系[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7 彭邦本;;炎帝、姜炎文化略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8 章娟;巨东红;;社会性别视野下的职业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困境——基于厦门市210名职业女性的调查[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徐日辉;;论赤峰与天水的文明时代[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姜振华;;壮族入赘婚研究回顾与展望[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何宏波;先秦玉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6 郭其友;中国经济主体行为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马s,
本文编号:358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