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木器及用途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10:56
  吐鲁番盆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造就了它极具个性的人文历史。干燥少雨的气候,使大量木器完好地保存下来。通过对洋海出土木器的认真研究,确定了大部分木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再与周边地区遗存分类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以清楚地表明,不但是洋海人,中亚史前人类对木器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在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少不了木器,但能将史前木器保存下来的地点还是比较少。 

【文章来源】:吐鲁番学研究. 2020,(01)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木器及用途研究


二层台墓和偏室墓的圆木棚盖

榫卯,靠背,牛皮,床罩


木床是为安葬人的尸骨,从这个意义上说,又因为过于低矮也可称作“尸榻”,根据墓葬的大小而有伸缩,样式几近相同。四条短粗的木腿,在木腿中部用榫卯接合一个长方形木框,木框内等距离、也同样用榫卯安装2根横撐,上面竖向铺排木棍或树枝条,并用牛皮条缠绕固定在横撑和床框上。靠背式数量较少,均为单人设计,即给平板式木床同一长边的2木腿加长,比床面高出部分的木腿上安装2根横木棍为基本形式。有些尸榻上还有用带毛的牛皮条和柳树枝捆扎而成的长方拱弧形床罩,均保存不佳(图2)。2. 随葬木容器

刀痕,羊肉


洋海木器数量大,种类多,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数量远超陶器、石器、金属器之总和。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木容器,有盘、盆、豆、臼、杯、桶、勺等,这些器物都是用胡杨圆木加工而成。盆、盘论深浅而分,但底部都很平整,几乎所有器物的底部都有明显的刀刃划痕。木盘明显是用来盛放肉食,木盘底部的秘密在于史前没有“案”这种器物,木盘反扣,底部平面用作切割生肉,做熟后盛放在容器内,出土的木盘中就见到过实例(图3)。到了汉晋时期,木案盛行,阿斯塔那、营盘墓地即有出土,而且往往还保存有羊肉(图4)。图4 出土盛有羊肉的木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艾斯克霞尔南墓地箜篌的发现与研究[J]. 王永强.  音乐研究. 2019(02)
[2]哈密五堡艾斯克霞尔南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J]. 贺志凌,王永强.  中国音乐. 2018(04)
[3]2013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地的考古发掘[J]. 巫新华.  西域研究. 2014(01)
[4]胜金店墓地出土腰机研究[J]. 陈新勇.  吐鲁番学研究. 2013(02)
[5]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发掘报告[J]. 王博,鲁礼鹏,徐辉鸿,艾尼瓦尔·艾山,玉素甫·买买提.  考古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620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20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