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赤峰地区青铜时代晚期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0:36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最为发达的一支青铜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该文化的青铜器和大井古矿冶遗址都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该文化就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截止到2006年,出土铜器约3000件。开展对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器的科学研究工作,弥合此文化青铜器制作技术研究的一些缺环,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区域性青铜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资料。本文在长期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将征集的赤峰地区青铜时代晚期铜器通过考古类型学确定文化属性——夏家店上层文化后,借助于显微组织金相观察、SEM-EDS合金成分测定,揭示该文化青铜器的冶铸技术特征,为进一步认识辽西地区青铜冶铸的发展历程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铅同位素比值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对部分铜器样品进行研究,并结合已有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矿冶遗址的研究成果,探究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器可能的矿料来源。实验室分析显示本文研究的刀、扣、环三类铜器是由12种材质组成,出现了大量的特殊材质,如铜锡铅砷合金、铜锡铅砷铁合金等。这些材质主要含有铜、锡、铅、砷、铁等元素,这与大井古铜矿遗址的矿石为铜锡砷铅共生矿的特征相符,可初步推测铜器为共生矿冶炼而成。而同类型器物合金成分并不统...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赤峰地区青铜时代晚期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


夏家店上层文化与相关文化关系示意图

示意图,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器,宁城


泡、联珠扣饰、簸箕形铜饰、铜带饰。截止到2006年,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器出土地点(图2-2)共发现铜器约3000件,出土器型主要分为兵器、工具、车马器、日用器具、装饰品及杂器六个大类(表2-1)(图2-3)。从各类器物的出土数量来看,装饰品及工具的数量较大,且分布均匆,构成了夏家店t层文化青铜器的主体,特别是装饰品中的泡和联珠饰,工其中的刀、锥、斧在多个出土地点都有发现,数量较大,应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常见器类。这些器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器与中原文化、鄂尔多斯文化铜器的区.别与联系。?17 1.赤峰红山后E1体右旗 内站内治区 2. mm? 3.宁城南山根? aiA 4.宁城汝子北-?/ 城天巨泉 7.‘\ / \ 广 宁城梁家营子?1? \ S / 8.宁城孙家沟\ // 9.宁城小黒石\ *15// 、 沟10.放汉旗A>一 J 大哈巴齐拉, \ j / — II.敖汉山湾、 V 1 iJ 敢汉旗子丨2.敖汉热\ 十乂 /'"7 j / \ 翁牛—大泡、

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器,地点,遗址


图2-3夏家店上层文化部分出土铜器另有以下几个新发现的地点,虽未发现铜器,但均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此处也——列出。1)赤峰蜘蛛山遗址[29]:蜘蛛山属辽宁省赤峰市,遗址位于市区的北部边缘。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宄所内蒙古工作队发掘了赤峰_蛛山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战国——汉初四种文化的堆积,明确了这四种文化的相对年代。其中发现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居址两座,窖穴十三座。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动物骨傲。通过这次发掘明确了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下限年代早于该处的战国遗存。2)赤峰上机房营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丨;5初头朗乡上机房营子村北约0.5公里处的山坡上,东南距初头朗乡6公里,距赤峰市约50公里。遗址位于阴河北岸的山坡上,海拔787米。2005年,为配合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井沟子西区墓地的文化因素及文化形成过程的初步分析[J]. 武志江.  华夏考古. 2009(01)
[2]内蒙古大井铜锡多金属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探讨[J]. 牛树银,孙爱群,王宝德,刘建明,郭利军,胡华斌,许传诗.  中国地质. 2008(04)
[3]内蒙古赤峰市上机房营子遗址发掘简报[J]. 陈国庆,张全超.  考古. 2008(01)
[4]大井矿冶遗址冶炼产物的输出方向[J]. 魏国锋,秦颍,王昌燧,刘博,王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03)
[5]垣曲商城出土含砷渣块研究[J]. 梁宏刚,李延祥,孙淑云,佟伟华.  有色金属. 2005(04)
[6]克什克腾旗关东车遗址考古调查与试掘[J]. 朱永刚.  边疆考古研究. 2003(00)
[7]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J]. 李延祥,朱延平,贾海新,韩汝玢,宝文博,陈铁梅.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8]内蒙大井锡多金属矿床矿石的物质成分及特征[J]. 张春华.  矿产与地质. 2004(01)
[9]2002年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发掘纪要[J].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Frontier Archaeology of Jilin University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考古与文物. 2004(01)
[10]多体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比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章邦桐,凌洪飞,陈培荣.  地质地球化学. 2003(04)

博士论文
[1]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D]. 魏国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1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21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