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一号墓中楚绣艺术特征探析
发布时间:2022-02-13 09:17
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刺绣有着灵动诡谲、惊采绝艳的艺术表征,这与楚国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但目前学术界对其楚绣艺术的外在表征与内在成因之间的关系探讨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文章运用了实地考察法、文献研究法和数字化技术提取法,先建立了马山一号墓的楚绣数据库,探讨了其绣品的艺术表征,然后对其内在成因展开了分析。研究表明:丰富多变的锁绣针法为纹样的表现提供了技艺支撑;楚国成熟的染色技艺为其色彩提供了工艺与原材料的保障;崇道好巫、泛神崇拜构成了纹样造型的精神内核;而楚国社会政治制度及思想的变革则影响了纹样构图的方式。
【文章来源】:丝绸. 2020,5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一龙一凤相蟠纹绣
凤鸟践蛇纹绣
楚绣纹样的造型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想象,笔者认同郭俊等[5]的观点,即楚绣纹样多是动植物嫁接与复合的共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两个或多个物象进行异质同构。其中有动物与植物的复合,也有动物与动物的复合,使主题纹样既有物象的自然特征,又具有超现实的浪漫色彩,最具代表性就是马山一号楚墓中的“一龙一凤相蟠纹绣”(图2)。首先,翻滚奔腾的龙与凤复合为一身,一端为凤首,一端为龙首。其次龙凤形象几乎与花草合二为一,其中的枝蔓与花叶既是龙凤身体的冠、身、翅、尾,又是卷草式纹样,无法分离开来。这种真假变幻的楚绣纹饰不仅是浪漫和写实的综合,也是楚、巫文化交融的体现。此外,笔者认为楚绣纹样的造型还有着注重神似与意蕴、喜用曲线元素的特征。楚人对浪漫与自由的追求使其在观物取象时有一种重神尚意的思维倾向,因而马山一号中的楚绣纹样摆脱了具象模式的束缚,多用物象的代表性局部来寓指整体,甚至将对象简化成线条来使用,如“凤鸟践蛇纹绣”中的蛇纹(图3)。纵观楚绣纹样,笔者还发现长而舒卷的曲线是楚人很喜用的元素,曲线轻盈、婉转,流动性要比直线强烈且富于变化,楚绣纹样几乎全部结合了灵动自由的曲线来表现,有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图2 一龙一凤相蟠纹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楚文化中丝织品纹样形式语言分析[J]. 郭俊,吴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6)
[2]浅析楚绣中“龙凤虎纹”的形象特征及文化内涵[J]. 袁荻,李昌菊. 艺术教育. 2016(06)
[3]试析楚绣植物图案中的茱萸和莲花纹样[J]. 刘咏清.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2(05)
[4]战国对龙对凤纹锦研究[J]. 赵丰,罗群,周旸. 文物. 2012(07)
[5]贵州少数民族锁绣工艺应用探究[J]. 丰蔚,李友友. 丝绸. 2011(08)
[6]楚造物艺术文化的符号表达[J]. 田云飞,童彦婷,徐锦. 设计艺术研究. 2011(04)
[7]西江苗族刺绣的技法研究[J]. 黄玉冰. 丝绸. 2011(02)
[8]楚纹样构成特征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 李刚,王芳. 包装工程. 2010(04)
[9]楚绣[J]. 傅举有. 紫禁城. 2008(10)
[10]楚绣“凤搏龙虎”纹之文化意涵[J]. 刘咏清. 装饰. 2005(07)
博士论文
[1]楚国刺绣艺术研究[D]. 刘咏清.苏州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丝织品凤鸟纹饰研究[D]. 田映雪.湖北美术学院 2018
[2]楚人刺绣工艺及其审美初探[D]. 哈斯其木格.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本文编号:3622926
【文章来源】:丝绸. 2020,5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一龙一凤相蟠纹绣
凤鸟践蛇纹绣
楚绣纹样的造型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想象,笔者认同郭俊等[5]的观点,即楚绣纹样多是动植物嫁接与复合的共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两个或多个物象进行异质同构。其中有动物与植物的复合,也有动物与动物的复合,使主题纹样既有物象的自然特征,又具有超现实的浪漫色彩,最具代表性就是马山一号楚墓中的“一龙一凤相蟠纹绣”(图2)。首先,翻滚奔腾的龙与凤复合为一身,一端为凤首,一端为龙首。其次龙凤形象几乎与花草合二为一,其中的枝蔓与花叶既是龙凤身体的冠、身、翅、尾,又是卷草式纹样,无法分离开来。这种真假变幻的楚绣纹饰不仅是浪漫和写实的综合,也是楚、巫文化交融的体现。此外,笔者认为楚绣纹样的造型还有着注重神似与意蕴、喜用曲线元素的特征。楚人对浪漫与自由的追求使其在观物取象时有一种重神尚意的思维倾向,因而马山一号中的楚绣纹样摆脱了具象模式的束缚,多用物象的代表性局部来寓指整体,甚至将对象简化成线条来使用,如“凤鸟践蛇纹绣”中的蛇纹(图3)。纵观楚绣纹样,笔者还发现长而舒卷的曲线是楚人很喜用的元素,曲线轻盈、婉转,流动性要比直线强烈且富于变化,楚绣纹样几乎全部结合了灵动自由的曲线来表现,有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图2 一龙一凤相蟠纹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楚文化中丝织品纹样形式语言分析[J]. 郭俊,吴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6)
[2]浅析楚绣中“龙凤虎纹”的形象特征及文化内涵[J]. 袁荻,李昌菊. 艺术教育. 2016(06)
[3]试析楚绣植物图案中的茱萸和莲花纹样[J]. 刘咏清.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2(05)
[4]战国对龙对凤纹锦研究[J]. 赵丰,罗群,周旸. 文物. 2012(07)
[5]贵州少数民族锁绣工艺应用探究[J]. 丰蔚,李友友. 丝绸. 2011(08)
[6]楚造物艺术文化的符号表达[J]. 田云飞,童彦婷,徐锦. 设计艺术研究. 2011(04)
[7]西江苗族刺绣的技法研究[J]. 黄玉冰. 丝绸. 2011(02)
[8]楚纹样构成特征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 李刚,王芳. 包装工程. 2010(04)
[9]楚绣[J]. 傅举有. 紫禁城. 2008(10)
[10]楚绣“凤搏龙虎”纹之文化意涵[J]. 刘咏清. 装饰. 2005(07)
博士论文
[1]楚国刺绣艺术研究[D]. 刘咏清.苏州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丝织品凤鸟纹饰研究[D]. 田映雪.湖北美术学院 2018
[2]楚人刺绣工艺及其审美初探[D]. 哈斯其木格.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本文编号:3622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2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