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浅析
本文关键词: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工业的衰落,大量的工业遗产在城市中逐渐产生。运用景观设计的思想、手法,分析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说明对城市工业遗产景观进行改造再利用的必要性,同时总结了目前国内在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改造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我国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现状提出了建议性指导思想和设计方法。为以后的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更新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城市工业遗产 景观更新 工业景观 景观设计
【分类号】:K87;F429;TU986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30多a来,我国的工业化程度高、速度快,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1]。工业废弃地的再生问题是我国大量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工业遗迹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历史进程和经济发展,拥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青丽;;20世纪西方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的思想[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2 王岩;闫红伟;;工业园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3 陈小敏;田志平;张延龙;;极简主义园林中的植物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4 张善峰,张俊玲;城市的记忆——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5 冯娜;;废弃矿山的景观重置[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朱伟,郭鑫;极少主义在国外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重庆建筑;2005年03期
7 薛彪;资源采掘型城市森林植被恢复模式探讨——以淮南市为例资[J];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03期
8 周向频;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9 张纵,刘航;西方当代景观给予中国园林形式的影响[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李辉;周武忠;;我国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研究述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辉;洪静;;基于工业遗产地的休闲景观开发模式探析[A];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海龙;;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A];首届北京生态建设国际论坛文集[C];2005年
3 刘海龙;;城市边缘区复兴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工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以北京石花洞风景区为例[A];2003年第六届日中韩风景园林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刘海龙;;城市边缘区工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以北京石花洞风景区为例[A];生态城市发展方略——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实用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田国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吕元;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张纵;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5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刘晓光;景观象征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樊金拴;中国北方煤矸石堆积地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蔡建国;杭州湿地植物生态习性及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征;滨水码头工业区的再开发研究——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策略[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邢佑浩;山地公园景观空间设计探讨[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钱筠;平凡与超越[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5 罗枫;现代主义和现代园林[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6 马志新;城市更新中的旧建筑再利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7 白磊;从人性视点看城市局部地段公共空间中的地域文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秦华茂;美国当代园林的发展历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9 常俊丽;极简主义艺术及其对西方现代园林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孙海燕;设计发展战略层面的资源认识[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郭怀成;城市湖泊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2 龙花楼;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3 李林,魏卫;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赵九洲,郭绍霞;野生花卉在我国北方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谢红彬;高玲;;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5年06期
6 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7 包维楷,刘照光,刘庆;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01期
8 王建强,戎俊强;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J];世界建筑;2001年06期
9 刘海龙;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J];生态学报;2004年02期
10 包志毅,陈波;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植被重建技术[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武汉城市环境整治中的广场建设[J];华中建筑;2003年05期
2 余丽娜;;工业遗迹与现代生活的交融[J];山西建筑;2007年26期
3 谭瑛;杨俊宴;;区划调整背景下的城区中轴线景观更新——以无锡市锡山区中轴线更新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07年09期
4 俞卓;;高校老校区景观更新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老区景观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10期
5 袁源,卜菁华;港埠的更新与景观研究[J];华中建筑;2003年03期
6 林峰;;纵观日本隅田川景观综合更新工程[J];浙江建筑;2010年12期
7 黄杰梁;张少红;;城乡园林景观的更新与公众参与[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3期
8 辛慧琴;张颀;;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楼宇红;陈翔;;坡地低层居住聚落的营造——中国良渚文化村·阳光天际组群设计构思随想[J];华中建筑;2006年01期
10 章超;李赓;张燕青;林清;;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发展浅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千里;李蓓;;贵港市东郊客运站设计及生态环保的运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鹏;唐山市唐丰路地域性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炎焱;杭州市工业遗存景观更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巍;基于城市形象的邢台市东三环主街道景观更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李伟涛;矿业废弃地景观更新理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袁源;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港埠景观更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虞莳君;废弃地再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章超;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郝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和再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赵画;城市工业历史地段景观更新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毅杉;基于整体观的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