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13:01
俗字是楼兰残纸文书中最重要的用字现象之一。本文在占有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整理和系统分析,对楼兰残纸文书中的俗字进行了专题研究。 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 介绍了楼兰残纸文书的出土情况和研究概况,概述了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内容,说明了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背景说明 介绍了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的取材范围,并对相关数据库研究平台的建立进行了描述。 第三章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类型研究 通过对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的整理,从增繁、简省等几个方面对楼兰残纸文书中的俗字类型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并由此呈现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的用字特点。 第四章楼兰残纸文书俗字与《原本玉篇残卷》俗字比较研究 介绍了《原本玉篇残卷》俗字的相关整理和研究情况。通过两种写在相同材质的俗字的比较,阐述俗字使用的特点和规律。 第五章楼兰残纸文书俗字与魏晋南北朝碑刻用字比较研究 通过贮存于不同材质上的俗字的比较,呈现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特点及使用特征。 第六章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意义 ...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楼兰残纸文书概说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研究现状及研究空间
第三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背景说明
第一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取材范围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语料库的建设
第三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类型研究
第一节 换用
第二节 增繁
第三节 简省
第四节 易位
第五节 笔画变异
第六节 其它俗字类型
第七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特点
第四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与《原本玉篇残卷》俗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原本玉篇残卷》俗字相关情况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与《原本玉篇残卷》俗字之比较
第五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和魏晋南北朝碑刻用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碑刻用字概述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与魏晋南北朝碑刻用字比较
第六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与《汉语大字典》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与汉字简化
附录
一、楼兰残纸文书取材范围表
二、楼兰残纸文书、《原本玉篇残卷》和魏晋南北朝碑刻字形表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三、数据库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俗字研究的几个问题[J]. 姚永铭. 古汉语研究. 2003(03)
[2]楼兰汉文简纸文字歧释的成因[J]. 郝茂. 西域研究. 2003(01)
[3]俗字考辨[J]. 张标. 古汉语研究. 2001(03)
[4]《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一书编著经纬[J]. 侯灿. 中国图书评论. 2000(06)
[5]论俗字[J]. 石云孙.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6]试论汉语俗字研究的意义[J]. 张涌泉. 中国社会科学. 1996(02)
[7]魏末晋初楼兰文书编年系联(上)[J]. 胡平生. 西北民族研究. 1991(01)
[8]俗文字学刍议[J]. 陈五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2)
[9]楼兰木简残纸文书杂考[J]. 胡平生. 新疆社会科学. 1990(03)
博士论文
[1]宋本《玉篇》历史汉字传承与定形[D]. 何瑞.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D]. 肖瑜.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吐鲁番出土文书俗字研究[D]. 陆娟娟.新疆师范大学 2005
[2]唐代“三书”俗字研究[D]. 何继军.安徽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9273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楼兰残纸文书概说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研究现状及研究空间
第三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背景说明
第一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取材范围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语料库的建设
第三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类型研究
第一节 换用
第二节 增繁
第三节 简省
第四节 易位
第五节 笔画变异
第六节 其它俗字类型
第七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特点
第四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与《原本玉篇残卷》俗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原本玉篇残卷》俗字相关情况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与《原本玉篇残卷》俗字之比较
第五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和魏晋南北朝碑刻用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碑刻用字概述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与魏晋南北朝碑刻用字比较
第六章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与《汉语大字典》
第二节 楼兰残纸文书俗字研究与汉字简化
附录
一、楼兰残纸文书取材范围表
二、楼兰残纸文书、《原本玉篇残卷》和魏晋南北朝碑刻字形表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三、数据库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俗字研究的几个问题[J]. 姚永铭. 古汉语研究. 2003(03)
[2]楼兰汉文简纸文字歧释的成因[J]. 郝茂. 西域研究. 2003(01)
[3]俗字考辨[J]. 张标. 古汉语研究. 2001(03)
[4]《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一书编著经纬[J]. 侯灿. 中国图书评论. 2000(06)
[5]论俗字[J]. 石云孙.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6]试论汉语俗字研究的意义[J]. 张涌泉. 中国社会科学. 1996(02)
[7]魏末晋初楼兰文书编年系联(上)[J]. 胡平生. 西北民族研究. 1991(01)
[8]俗文字学刍议[J]. 陈五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2)
[9]楼兰木简残纸文书杂考[J]. 胡平生. 新疆社会科学. 1990(03)
博士论文
[1]宋本《玉篇》历史汉字传承与定形[D]. 何瑞.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D]. 肖瑜.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吐鲁番出土文书俗字研究[D]. 陆娟娟.新疆师范大学 2005
[2]唐代“三书”俗字研究[D]. 何继军.安徽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9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7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