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1 19:12
  遵义海龙屯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规模宏大、内涵丰富、价值重大的历史文化类大遗址。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渐深入,海龙屯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海龙屯遗址从其建立到战毁再至今天,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仍保存相对真实、完整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信息。首先,随着考古发掘的初步完成,海龙屯遗址的整体面貌清晰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管是考古研究成果的显示还是文献资料的记载,海龙屯遗址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唐宋至明末的地方政治制度与文化尤其是羁縻、土司制度与文化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资料,也为进一步了解古代遵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其价值十分广泛而重大。其次,海龙屯遗址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工作,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由于保护与利用及自身因素的制约影响,其保护与利用工作又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明显地存在于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中,严重威胁和破坏海龙屯遗址的本来面貌,将对其价值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改善海龙屯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状况。最后,针对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所存在问题,为进一...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遗址与大遗址
        1.3.2 海龙屯遗址
    1.4 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动态
        1.4.1 国外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动态
        1.4.2 国内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动态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海龙屯遗址基本概况
    2.1 海龙屯遗址概述
    2.2 海龙屯遗址的历史沿革
        2.2.1 海龙屯的来由
        2.2.2 海龙屯遗址的遗存情况
    2.3 海龙屯遗址环境状况
        2.3.1 自然环境状况
        2.3.2 社会环境状况
    2.4 海龙屯遗址真实性、完整性分析
        2.4.1 海龙屯遗址的真实性
        2.4.2 海龙屯遗址的完整性
    2.5 海龙屯遗址的价值
        2.5.1 历史文化价值
        2.5.2 科学及艺术价值
        2.5.3 社会及经济价值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龙屯遗址的保存发展现状
    3.1 海龙屯遗址的保存现状
        3.1.1 九大关隘保存现状
        3.1.2 古代建筑群遗址保存现状
        3.1.3 各城墙的保存现状
        3.1.4 道路及其他建筑设施的保存现状
    3.2 海龙屯遗址保护现状
        3.2.1 保护区域的划分情况
        3.2.2 遗址保护现状
    3.3 展示与利用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问题
    4.1 大遗址的特点和破坏因素
        4.1.1 大遗址的特点
        4.1.2 大遗址破坏因素
    4.2 海龙屯遗址的特点和破坏因素分析
        4.2.1 海龙屯遗址的特点
        4.2.2 海龙屯遗址的破坏性因素分析
    4.3 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问题
        4.3.1 保护问题
        4.3.2 利用问题
    4.4 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探究
        4.4.1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
        4.4.2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方法
        4.4.3 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及方法探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展望
    5.1 海龙屯遗址保护与利用原则
    5.2 提高保护与利用水平
        5.2.1 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5.2.2 丰富保护与利用方式
        5.2.3 合理划分功能区
    5.3 解决具体问题
        5.3.1 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
        5.3.2 改变陈列馆运营模式
        5.3.3 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
        5.3.4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5.3.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5.4 完善海龙屯考古遗址公园
        5.4.1 遵循相关原则
        5.4.2 明确功能分区
        5.4.3 完善功能设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遗产海龙屯缓冲区界定原理与管理策略解析[J]. 王敏,刘剑,郜华.  中国文化遗产. 2018(02)
[2]播州土司大本营 海龙屯背后的土司文脉[J]. 陈季君,李飞,胡志刚,钱进.  城市地理. 2016(03)
[3]贵州遵义市海龙囤遗址[J]. 李飞,周必素,彭万.  考古. 2013 (07)
[4]国内外大遗址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 冉淑青,裴成荣,张馨.  人文杂志. 2013(04)
[5]播州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 钟金贵.  沧桑. 2011(06)
[6]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政策思考[J]. 陆建松.  东南文化. 2010(04)
[7]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J]. 郑育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8]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J]. 单霁翔.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0(01)
[9]大遗址考古发掘与保护的敏感问题[J]. 付清远.  东南文化. 2009(03)
[10]对大遗址环境整治中绿化的思考[J]. 白海峰.  丝绸之路. 2009(08)

博士论文
[1]河南省大遗址保护研究[D]. 张贺君.郑州大学 2012
[2]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 田林.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研究[D]. 韦凤娇.北京建筑大学 2018
[2]山西城址类大遗址现状及保护利用方法研究[D]. 纪超文.太原理工大学 2017
[3]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D]. 王献水.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研究[D]. 陈雅林.河南大学 2016
[5]江苏省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利用模式研究[D]. 崔明.东南大学 2006
[6]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D]. 王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7]大遗址价值评价体系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D]. 李海燕.西北大学 2005
[8]陕西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董欣.西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80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80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