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浅析
发布时间:2022-12-11 15:28
纺轮是纺车发明以前人类最重要的纺纱工具。纺轮的使用让人们可以连续获得大量较高质量的纱线,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它所隐含的诸多社会信息,包括纺纱技术、身份象征、生产方式等等,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古代社会。 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发掘已经出土了大量的纺轮,但是目前尚未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统计分析。本文利用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第一次总结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纺轮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讨论纺轮的加工顺序、加工技术和加工工具;在此基础上,第一次结合人类学资料,系统介绍了纺轮使用原理以及不同使用方式的特点。最后,对纺轮尺寸反映的纤维特性,纺纱生产方式的变化,墓葬中出土纺轮的实用性以及特殊象征意义和纺轮纹饰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纺轮基本特征
1.1 名词定义
1.2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主要型式
1.3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主要型式示意图
1.4 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5 龙山文化
1.6 岳石文化
1.7 商周
1.8 总结
第二章 结合人类学理解纺轮工作原理、使用方式和纺纱纤维
2.1 纺轮(纺锤)纺纱原理与影响因素
2.2 一般使用方式及特点
2.3 中国所见纺轮使用方式
2.4 新中国考古出土的纺织纤维种类
2.5 纺纱与纺线(兼谈不同纤维的纺前处理)
2.6 纺轮的社会功用
第三章 纺轮使用与社会功能讨论
3.1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使用方式
3.2 理解纺轮尺寸的变化
3.3 纺纱生产方式
3.4 墓葬中纺轮的三个问题
3.5 纺轮纹饰解读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发现刻符陶纺轮[J]. 张志华,梁长海,张体鸽,王鸿飞. 文物. 2007(03)
[2]山东章丘市孙家东南遗址的发掘[J]. 党浩. 华夏考古. 2005(04)
[3]安徽蒙城县尉迟寺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J]. 张莉,张卫东,王吉怀. 考古. 2005(10)
[4]山东寿光市后胡营遗址试掘简报[J]. 黄爱华,贾效孔. 考古. 2005(09)
[5]山东章丘县董东村遗址试掘简报[J]. 李学训,郭公仁,曹元启. 考古. 2002(07)
[6]山东沂水县城北郊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J]. 马玺伦,李玉亭,李鲁滕. 考古. 2002(01)
[7]山东济宁市程子崖遗址第二次发掘[J]. 李德渠. 考古. 1999(07)
[8]山东阳谷县景阳岗龙山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J]. 李繁玲,孙淮生,吴铭新. 考古. 1997(05)
[9]山东省蓬莱、烟台、威海、荣成市贝丘遗址调查简报[J].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研究课题组. 考古. 1997(05)
[10]山东禹城、齐河县古遗址调查简报[J]. 李开岭. 考古. 1996(04)
本文编号:3719031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纺轮基本特征
1.1 名词定义
1.2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主要型式
1.3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主要型式示意图
1.4 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5 龙山文化
1.6 岳石文化
1.7 商周
1.8 总结
第二章 结合人类学理解纺轮工作原理、使用方式和纺纱纤维
2.1 纺轮(纺锤)纺纱原理与影响因素
2.2 一般使用方式及特点
2.3 中国所见纺轮使用方式
2.4 新中国考古出土的纺织纤维种类
2.5 纺纱与纺线(兼谈不同纤维的纺前处理)
2.6 纺轮的社会功用
第三章 纺轮使用与社会功能讨论
3.1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使用方式
3.2 理解纺轮尺寸的变化
3.3 纺纱生产方式
3.4 墓葬中纺轮的三个问题
3.5 纺轮纹饰解读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发现刻符陶纺轮[J]. 张志华,梁长海,张体鸽,王鸿飞. 文物. 2007(03)
[2]山东章丘市孙家东南遗址的发掘[J]. 党浩. 华夏考古. 2005(04)
[3]安徽蒙城县尉迟寺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J]. 张莉,张卫东,王吉怀. 考古. 2005(10)
[4]山东寿光市后胡营遗址试掘简报[J]. 黄爱华,贾效孔. 考古. 2005(09)
[5]山东章丘县董东村遗址试掘简报[J]. 李学训,郭公仁,曹元启. 考古. 2002(07)
[6]山东沂水县城北郊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J]. 马玺伦,李玉亭,李鲁滕. 考古. 2002(01)
[7]山东济宁市程子崖遗址第二次发掘[J]. 李德渠. 考古. 1999(07)
[8]山东阳谷县景阳岗龙山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J]. 李繁玲,孙淮生,吴铭新. 考古. 1997(05)
[9]山东省蓬莱、烟台、威海、荣成市贝丘遗址调查简报[J].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研究课题组. 考古. 1997(05)
[10]山东禹城、齐河县古遗址调查简报[J]. 李开岭. 考古. 1996(04)
本文编号:3719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71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