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夏商周青铜礼器造型及纹饰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政权更替的因果关系
发布时间:2017-05-20 07:50
本文关键词:探析夏商周青铜礼器造型及纹饰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政权更替的因果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艺术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了纷繁华丽的风貌,而要真正的解读艺术还要从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出发,进而才能从跨越历史、地域、风格的高度来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洞察未来。青铜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夏商周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期,因此被称之为中国的“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夏代,繁盛于商中期至西周,衰落于东周以后。在青铜器中最有时代发言权的非青铜礼器莫属,中国古代的青铜礼器是中国古代政治权利的工具,政治制度与青铜礼器的艺术风格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是国家政治的上层建筑,它在特定的时期是为其政治服务的。青铜艺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这种特点恰恰是由政治形态来决定的,商代是尚神崇巫的时代,西周是制礼作乐的时代,东周是礼崩乐坏、社会大融合的时代,如果说商代的青铜礼器注重“神性”;那么西周的青铜礼器则注重“礼性”,到了东周时期青铜器“礼”的功能大大减弱,这时更凸显“人性”的重要,由于不同的时代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这就对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及铭文的艺术风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本文的论述以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为研究对象,以艺术与政治制度的相互性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阐述,力图重塑中国青铜时代青铜礼器的本来面貌。在中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这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主要特征。以青铜器为载体的礼制被赋予了重大的政治使命,不同等级地位的奴隶主享有不同的特权,保证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有秩序分配。正所谓“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礼器是随着古代原始宗教和巫术而逐渐产生的。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青铜器作为中国奴隶社会特有的一种器物,充分的体现了奴隶社会明上下,别等级的礼制意识。青铜器虽然带有明显的阶级性,但不能掩饰工匠们的智慧,青铜艺术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这些时代的工匠们的智慧结晶。
【关键词】:夏商周 政治制度 青铜礼器 造型纹饰 铭文书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课题研究的内容9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10-12
- 第二章 夏商周青铜礼器源起的政治背景12-17
- 2.1 奴隶社会的青铜曙光12
- 2.2 神权政治观念下的商朝青铜礼器12-13
- 2.3 “明贵贱,辨等级”的西周礼乐制度13-15
- 2.4 礼崩乐坏与封建制度下的东周青铜器15-17
- 第三章 夏商周时期青铜礼器造型及纹饰的发展演变17-50
- 3.1 二里头遗址的夏朝青铜礼器17-21
- 3.1.1 造型特征17-20
- 3.1.2 纹饰意蕴20-21
- 3.2 殷墟遗址的商代青铜礼器21-34
- 3.2.1 造型特征22-24
- 3.2.2 纹饰意蕴24-33
- 3.2.3 青铜铭文33-34
- 3.3 西周墓葬群的青铜礼器34-43
- 3.3.1 造型特征35-38
- 3.3.2 纹饰意蕴38-40
- 3.3.3 铭文的时代特征40-43
- 3.4 出土东周青铜礼器的研究43-50
- 3.4.1 造型风格43-44
- 3.4.2 纹饰特点44-47
- 3.4.3 青铜铭文47-50
- 第四章 夏商周青铜礼器对现代设计及社会的影响50-56
- 4.1 儒家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50-51
- 4.2 青铜礼器对现代设计的启示51-55
- 4.3 青铜礼器对生命精神的映射55-56
- 第五章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59
- 图片来源59-61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1-62
- 后记和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宏;;二里头的“中国之最”[J];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01期
2 李致钦;;中国古代美学史稿(四) 第二编 奴隶社会的青铜器文化和美学思想的产生 第一章 社会生产的分工和审美意识的发展[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探析夏商周青铜礼器造型及纹饰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政权更替的因果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8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