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宋元时期瓷器贸易与交流
发布时间:2017-08-17 15:03
本文关键词:环渤海地区宋元时期瓷器贸易与交流
【摘要】:宋元时期,我国南北窑场蓬勃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瓷器贸易与交流也愈发繁荣。以往学者在南方外销瓷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北方环渤海地区瓷器内销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对已发表的环渤海地区出土的宋元瓷器进行了系统整理,初步分析了各阶段瓷器的类型特征、窑口产地,并在此基础上对环渤海地区宋元时期瓷器贸易的阶段性变化和交流方式、运输路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前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界定了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第一章为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评。对环渤海地区出土宋元瓷器的遗迹单位进行概述,并介绍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第二章为各阶段瓷器的类型与特征。分北宋、辽、金、元四个阶段对环渤海地区出土瓷器的类型和特征进行梳理,每阶段以瓷器的釉色作为分类标准,以器型作为分型标准。第三章为出土瓷器的产地分析。通过与窑址材料和明确的窑口出土材料进行比对,分析了各期主要瓷器品种的窑口和产地,并进行了小结。第四章为环渤海地区的瓷器贸易与交流。首先通过分析各阶段的遗址类型与分布、瓷器品种、器型与产地等,讨论了瓷器贸易的阶段性变化,认为环渤海地区在宋金发展的基础上,于元代形成了环渤海贸易圈;其次是相关问题探讨,包括瓷器交流的方式、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兴替、瓷器的运输路线和元代环渤海贸易圈形成的原因。最后的结语部分则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提出了局限与不足。
【关键词】:环渤海 宋元 瓷器 贸易与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6.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评11-23
- 第一节 考古发现11-20
- 一、河北地区11-15
- 二、天津地区15-16
- 三、山东地区16-18
- 四、辽宁地区18-20
- 五、环渤海地区出水瓷器20
- 第二节 研究述评20-23
- 第二章 各阶段瓷器的类型与特征23-44
- 第一节 北宋23-27
- 一、白釉瓷23-24
- 二、青釉瓷24
- 三、青白釉瓷24-26
- 四、绿釉瓷26-27
- 第二节 辽代27-44
- 一、白釉瓷27-37
- 二、黑釉瓷37-38
- 三、青釉瓷38-40
- 四、青白釉瓷40-42
- 五、茶叶末釉瓷42-44
- 第三节 金代44-90
- 一、白釉瓷44-65
- 二、白地黑(褐)花瓷65-69
- 三、黑釉瓷69-74
- 四、青釉瓷74-76
- 五、青白釉瓷76-77
- 六、钧釉瓷77-78
- 七、红绿彩瓷78-79
- 八、绞胎和绞釉瓷79-80
- 九、酱褐釉瓷80-83
- 十、其他釉色瓷83-90
- 第四节 元代90-129
- 一、白釉瓷90-94
- 二、白地黑(褐)花瓷94-102
- 三、黑釉瓷102-107
- 四、青釉瓷107-113
- 五、青白釉瓷113-115
- 六、青花瓷115
- 七、钧釉瓷115-118
- 八、红绿彩瓷118-119
- 九、酱褐釉瓷119-124
- 十、其他釉色瓷124-129
- 第三章 出土瓷器产地的分析129-144
- 第一节 北宋129
- 第二节 辽代129-130
- 一、白釉瓷129-130
- 二、青釉瓷130
- 三、青白釉瓷130
- 第三节 金代130-138
- 一、白釉瓷130-136
- 二、白地黑(褐)花瓷136
- 三、青釉瓷136-137
- 四、其他品种137-138
- 第四节 元代138-142
- 一、白釉瓷138
- 二、白地黑(褐)花瓷138-140
- 三、青釉瓷140
- 四、其他品种140-142
- 第五节 环渤海地区宋元瓷器产地小结142-144
- 第四章 环渤海地区的瓷器贸易与交流144-158
- 第一节 瓷器贸易的阶段性变化144-153
- 一、北宋、辽144-147
- 二、金代147-150
- 三、元代150-153
- 第二节 相关问题探讨153-158
- 一、瓷器交流的方式153
- 二、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兴替153-155
- 三、宋元时期瓷器的运输路线155-156
- 四、元代环渤海贸易圈形成的原因156-158
- 结语158-159
- 参考文献159-161
- 后记161
本文编号:689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8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