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喇家遗址人类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本文关键词:青海喇家遗址人类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摘要】: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主体为齐家文化的遗存,距今大约3900~4300年。喇家遗址古代人类迁移活动的研究,对于探索黄河上游古代文明,推动该地区齐家文化研究,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本文首先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喇家遗址出土的22个个体的44份牙釉质和骨骼样品进行了元素分析,根据检测结果排除了受到污染的2份骨骼样品。其次,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喇家遗址出土22个个体的42份牙釉质和骨骼样品及8个猪牙釉质样品的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检测数据表明,猪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的标准偏差远小于其他动物,可以推断猪由当地饲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此其牙釉质锶同位素比值可以代表当地的锶同位素水平。经过计算得到8个猪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的平均值为0.710930,将该平均值加或减2倍标准偏差可以得到喇家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在0.711058~0.710802之间。以此为前提可以推测,本次检测的22个个体中,有17个个体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在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内,可能为本地出生。还有2个个体牙釉质在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上下限附近,姑且存疑;仅有3个个体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在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以外,表明这些个体可能在其他地区出生,去世后埋葬在遗址中。此外,数据分析还显示,本地出生人群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平均值与骨骼的锶同位素比值平均值比较接近,暗示喇家遗址当地古人类生活方式可能比较统一。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喇家遗址 齐家文化 锶同位素比值 人类迁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18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KG019) 国家文物局课题“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人骨研究”(2009010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11120151001027) 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的形成(D2-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3)共同资助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1前言自从锶同位素分析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引入到考古学研究中来之后,30年来的研究结果已表明锶同位素分析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国际考古学界用于探索人类迁移活动的主要方法[1-5]。传统的考古学研究方法都是通过对古代遗物的流通和传播途径的追寻来推测可能存在的人群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兰;;喇家遗址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刍议[J];中国土族;2012年04期
2 章易;余立军;;喇家遗址:四千年前的恐怖迷雾[J];旅游纵览;2004年03期
3 王明辉;;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人骨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2002年12期
4 王宏伟;王圣志;;“母爱的旗帜”何以难现光彩[J];大陆桥视野;2003年09期
5 叶茂林;青藏高原东麓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的文化交流圈——兼论黄河上游喇家遗址的考古发现及重要学术意义和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04期
6 鲍义志;;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J];中国土族;2006年03期
7 钟建;叶茂林;;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磁法探测的新成果[J];四川文物;2007年01期
8 程起骏;;漫话黄河磬王与喇家遗址[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年02期
9 柳春诚;;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综合景区创意设计的建议[J];中国土族;2007年01期
10 张小虎;夏正楷;杨晓燕;;青海喇家遗址废弃原因再探讨——与《古代中国的环境研究》一文作者商榷[J];考古与文物;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煜;王明辉;成小林;高志伟;;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人骨的现场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章;青海民和喇家遗址保护工程启动[N];中国文物报;2004年
2 新华社记者 钱荣;喇家遗址4000年前史前灾难现场将建保护苑[N];中国文物报;2004年
3 青海民和县博物馆 何克洲 李晓东;喇家遗址发现经过[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青海省文化厅 曹萍;以科学的发展观重视和加强喇家遗址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杜金忠;应重视民和县喇家遗址的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叶茂林 李晓东 蔡林海 喇子英;青海喇家遗址新发现的白陶和初步研究[N];中国文物报;2014年
7 ;喇家遗址发现具有多种祭祀功能的祭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叶茂林 王国道 任晓燕 蔡林海 张小虎 何克洲;民和喇家遗址发现地震和洪灾新证据[N];中国文物报;2002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谢端琚;喇家遗址发掘与齐家文化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5年
10 北京大学地理系 夏正楷 杨晓燕;喇家遗址中古人类死亡及遗址废弃原因分析[N];中国文物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晨;青海民和喇家遗址浮选植物遗存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2 高诗珠;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89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8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