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 实施效果 评价体系
【摘要】:大遗址保护的具体实现是通过对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这一刚性文件的实施而完成。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起步较晚,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编制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层面,而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实施及效果评估关注较少。本文以大遗址分类中的城郊型大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就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机制核心内容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文章在分析国内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理论及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从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木思路、原则、内容、指标权重的确定、等级评定、评判结果的判定等方面,对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了探讨。并结合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的现状,以安阳殷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以规划目标实施情况、公众满意度两个领域,5个评价指标,13个评价因子的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资料搜集分析,现场调查和公众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安阳殷墟保护规划实施效果,及其实施存在偏差的原因,进而探求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实施机制,分析大遗址规划的复杂性、规划编制的失效原因、实施机制的变化以及管理和法规的建设。进而得出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启示—将大遗址保护规划评价纳入到大遗址规划的整个过程,增加规划编制成果的弹性,建立监测系统,增加风险应急预案;合理协调各方面利益,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达到提高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成果的质量和可操作性的目的。
【关键词】: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 实施效果 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发展的背景8-10
- 1.1.1 大遗址的概念8
- 1.1.2 国家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的重视8-9
- 1.1.3 相关法律明确了规划内容的规定9
- 1.1.4 规划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问题9-10
- 1.1.5 本文研究的目的10
- 1.2 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方法10-12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10-11
- 1.2.2 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的技术路线11-12
- 1.3 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内容12-13
- 1.3.1 大遗址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2
- 1.3.2 大遗址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实证研究12
- 1.3.3 规划实施评价机理研究12-13
- 1.4 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意义13-15
- 1.4.1 构建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体系13
- 1.4.2 重视规划实施研究13
- 1.4.3 探索城郊型大遗址规划实施机制13-14
- 1.4.4 典型示范作用14-15
- 第二章 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5-18
- 2.1 大遗址保护规划评价的缺失15
- 2.2 编修时间长导致实施结果与目标偏差大15-16
- 2.3 实施过程涉及利益丰体多元化16
- 2.4 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16-17
- 2.5 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缺位17-18
- 第三章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理论及研究18-28
- 3.1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实施相关理论及研究18-25
- 3.1.1 英国18-20
- 3.1.2 法国20-22
- 3.1.3 意大利22-23
- 3.1.4 美国23-24
- 3.1.5 日本24-25
- 3.2 国内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实施相关理论及研究25-28
- 第四章 相关研究理论方法28-31
- 4.1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理论28-29
- 4.1.1 城市规划28
- 4.1.2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28
- 4.1.3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与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效果评价28-29
- 4.2 项目后评价的相关理论29-31
- 4.2.1 项目及相关原理29
- 4.2.2 项目后评价29
- 4.2.3 项目后评价与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效果评价29-31
- 第五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31-40
- 5.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31
- 5.2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31-32
- 5.2.1 规划目标实施与调整考核为主原则31
- 5.2.2 典型性原则31-32
- 5.2.3 可比性原则32
- 5.2.4 公众参与原则32
- 5.3 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容32-34
- 5.3.1 规划目标实施情况33
- 5.3.2 公众满意度33-34
- 5.4 指标权重的确定34-36
- 5.5 等级评定36-37
- 5.5.1 大遗址保护指标36-37
- 5.5.2 大遗址专项指标37
- 5.5.3 大遗址社会经济指标37
- 5.5.4 公众满意度37
- 5.6 评判结果的判定37-38
- 5.7 指标应用说明38-40
- 5.7.1 评价标准38
- 5.7.2 不确定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38-40
- 第六章 案例分析40-54
- 6.1 安阳殷墟40-43
- 6.1.1 安阳殷墟概况40
- 6.1.2 规划回顾40-41
- 6.1.3 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的选取41-43
- 6.2 规划目标实施评价43-49
- 6.2.1 大遗址保护指标评价43-46
- 6.2.2 大遗址专项指标评价46-48
- 6.2.3 大遗址社会经济指标评价48-49
- 6.3 公众满意度评价49-51
- 6.4 评价结果分析51-53
- 6.5 小结53-54
- 第七章 大遗址规划实施机制分析54-58
- 7.1 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机制分析54-56
- 7.1.1 大遗址规划的复杂性54
- 7.1.2 规划编制的失效分析54-55
- 7.1.3 规划实施机制变化分析55-56
- 7.1.4 规划管理及法规建设分析56
- 7.2 对大遗址保护规划思路的若启示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5
- 附录65-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2-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瑞;周国艳;;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2 于小川;从法令规制的角度看日本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二战前日本文化财保护制度的成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苏伯民;;国外遗址保护发展状况和趋势[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1期
4 邵甬,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5 孙施文,周宇;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2期
6 赵勇;张捷;李娜;梁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7 龙运荣;;从意大利和英国管理模式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8 朱光亚,蒋惠;开发建筑遗产密集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筑遗产评估[J];规划师;1996年01期
9 赖世刚;;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综述[J];规划师;2010年03期
10 陈稳亮;;村落型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雍城遗址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 陈同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金强;我国建筑遗产监测中问题与对策初探[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30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3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