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简隶变审美与其特定文化内涵探析
本文关键词:里耶秦简隶变审美与其特定文化内涵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隶变 秦简 秦隶 里耶 特定文化 古隶 不精细 审美特征 见其 回锋
【摘要】:正隶书是在秦国文字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小篆的简化和草书化,这个简化和草书化的过程,我们叫做隶变[1]。初始阶段的隶变汉字叫古隶,完成阶段的隶变汉字叫今隶。我们将从书法的角度讨论里耶秦简隶变汉字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一、隶变汉字所表现的拙朴美拙必厚笨,不灵巧;朴必粗疏,不精细。拙必短重,不轻盈。朴必本真,不虚华。然而拙者得其概,朴者见其质。秦隶是篆书的简化和草书,在保持汉字特质的前提下,不按篆书法规,随意为之,不加雕饰,其拙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 隶变;秦简;秦隶;里耶;特定文化;古隶;不精细;审美特征;见其;回锋;
【基金】:《创意设计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成果(编号:湘财教指[2014]10号)
【分类号】:K877.5;J292.1
【正文快照】: 隶书是在秦国文字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小篆的简化和草书化,这个简化和草书化的过程,我们叫做隶变[1]。初始阶段的隶变汉字叫古隶,完成阶段的隶变汉字叫今隶。我们将从书法的角度讨论里耶秦简隶变汉字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一、隶变汉字所表现的拙朴美拙必厚笨,不灵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晓艳;郑振峰;;睡虎地秦简字体风格论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沷家亮;;2011年秦o"魏fI|!rX研究概述[J];简帛;2012年00期
2 孟子萌;;秦简隶变书法元素的美学价值与应用[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宁;汉字字体研究的新突破——重读启功先生的《古代字体论稿》[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黄文杰;睡虎地秦简文字形体的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加深;书写材料和工具与隶变的关系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4年03期
2 赵立伟;从隶变看俗字的产生[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任晓明;;从西汉刻石看隶变[J];书法世界;2004年04期
4 王贵元;;隶变问题新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宇枫;周景环;;秦至汉初的简帛文字与隶变[J];群文天地;2011年21期
6 刘莉;;试评《隶变问题新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03期
7 向光忠;;"隶变"问题讨论(上)——隶变管蠡[J];历史教学;1992年08期
8 丛文俊;;"隶变"问题讨论(上)——从书体问题说到隶变的早期特征[J];历史教学;1992年08期
9 姜宝昌;;"隶变"问题讨论(下)——隶变规律之我见[J];历史教学;1992年09期
10 许放;;浅谈我对隶变的认识[J];青年文学家;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剑平;;汉字楷体的形成及其发展[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五云;;汉字系统形成过程中的民俗因素[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煜;碑派隶书是汉字隶变之伤[N];美术报;2013年
2 周树心;汉字刍议[N];贵州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凤山;隶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休兵;浅析“隶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田芳;隶变新探[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乐;马王堆简帛文字的隶变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漆光其;隶变楷变因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志学;汉字隶变和简化对形声字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艳;隶书的产生及其审美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薛皖东;《干禄字书》所收俗字与敦煌俗字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1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3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