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秦咸阳军事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8:12

  本文关键词:秦咸阳军事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时期 咸阳 军事 交通 防御


【摘要】:本文以秦时期咸阳地区遗留下来的军事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秦时期咸阳地区的优越军事地理、兵器制造、道路交通、防御体系等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尝试从军事角度分析咸阳在秦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秦在咸阳地区的军事战略部署情况。文章总共分六章。第一章阐述选题缘起、同类课题学术史、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整理介绍咸阳城内的兵器遗存,咸阳地区秦直道、驰道遗迹,以及秦烽燧和其他防御性行宫遗迹,并相应的分析这些遗迹的军事作用和意义。第五章为余论部分,对咸阳发现的军事遗存进行整体分析,从中窥探秦迁都咸阳的军事必然性以及秦在咸阳建立的军事战略体系;最后,还就咸阳城有无外郭城这一学术争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秦迁都咸阳是当时社会军事需求驱使下的必然结果,而秦定都咸阳后,咸阳的军事性不断增强,成为全国的军事中心。咸阳是秦在国都位置的选择,军事交通路线的构建、情报体系的建立、军工体系的设置、后勤保障体系的便捷等军事战略中的集中体现。也正是由于咸阳优越的军事地理环境及秦缜密的军事战略部署,使得秦咸阳城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郭城城墙。但是,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及都城的向心力,居民和手工业作坊等自然会围绕着宫城布局发展,从而在实质意义上形成了没有城墙的“郭区”。
【关键词】:秦时期 咸阳 军事 交通 防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第一章 绪论6-18
  • 1.1 选题缘起6-8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8-9
  • 1.3 相关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9-16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16
  • 1.5 创新点与不足16-18
  • 第二章 兵器遗存的梳理分析18-26
  • 2.1 金属器窖藏内兵器的发现18-21
  • 2.2 城内兵器遗存的特征21-23
  • 2.3 兵器在城内出现的原因及意义23-26
  • 第三章 道路交通的军事意义26-38
  • 3.1 秦直道28-34
  • 3.1.1 咸阳地区“直道”遗迹的发现29-32
  • 3.1.2 “直道”的作用32-33
  • 3.1.3 “直道”的军事意义33-34
  • 3.2 秦驰道34-36
  • 3.2.1. 咸阳地区“驰道”遗迹的发现35
  • 3.2.2 “驰道”的作用35-36
  • 3.2.3 “驰道”的军事意义36
  • 3.3 道路交通的军事作用及意义36-38
  • 第四章 用于军事的防御设施38-44
  • 4.1 烽燧38-42
  • 4.1.1 咸阳地区烽燧遗迹的发现38-40
  • 4.1.2 咸阳地区烽燧遗存的特征40-41
  • 4.1.3 烽燧遗存的军事意义41-42
  • 4.2 其它防御性质的宫殿42-44
  • 余论44-52
  • 参考文献52-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北辰;古桥门与秦直道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2 张多勇;秦直道研究综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3 康清莲;;秦驰道直道考议[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4 刘庆柱;李毓芳;;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J];考古学报;1985年03期

5 李自智;秦都咸阳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J];考古与文物;2003年02期

6 徐龙国;;秦代武库初探[J];考古与文物;2009年03期

7 黄兆宏;葛姗姗;;秦军事管理制度——以出土秦简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长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孙旋;;试论历史上咸阳迁城与渭河的关系[J];商品与质量;2011年S3期

9 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一)[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10 潘明娟;秦咸阳的“俗都”地位[J];唐都学刊;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宏岐;;秦直道不经过上郡及其属县阳周的证据与原因[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勇;秦道路交通发展的军事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魏继生;秦汉时期道路交通发展述评[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6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86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