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系文字地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09:23
古文字材料中的地名对于研究古代的地理、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晋系文字作为东周时期重要的古文字材料,其中的地名资料古史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是对晋系文字材料中地名资料的整理研究,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晋系文字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对其涵盖的时间、空间范围、文字载体等进行了概述。同时本章还对晋系文字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第二章首先对晋、周、郑、卫等国家及其他族群地区文字中地名资料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章共整理出晋国地名24处,周王室地名38处(待考者6处),郑国地名5处,卫国地名6处,其他族群文字资料中的地名5处。并从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对“间右库戈”、“廿二年左(?)矛”等兵器的年代、国别进行了研究考证。第三章是对赵国地名的研究。首先对赵国文字资料及其中地名资料的状况进行简要梳理,然后对这些地名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本章共整理出赵国地名98处,待考地名25处。第四章是韩国文字地名的研究。本章首先对韩国文字资料及其中地名资料的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这些地名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共整理出韩国地名50处(其中齐国地名3处),待考地名10处。并对甘肃出土的所谓“右库工师戈”进行考证,认为原书阙释的地名当是“少曲”,该戈属于韩国兵器。另外对“廿二年邞戈”进行考证,认为该戈原属魏国后来由于战争原因转入韩国。第五章是魏国文字地名的研究。本章首先对魏国文字资料及其中地名资料的相关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这些地名资料进行梳理和研究。本章共整理出魏国地名63处,待考地名14处。在此过程中将原归他国的“曲阳”玺印、“黍丘廩(?)”玺、“廿三年单父铍”等资料归入魏国,丰富了魏国文字中的地名资料。第六章为结语部分,对本文的观点、成果及本选题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1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晋系文字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晋、周、郑、卫及其他族群文字地名研究
第一节 晋、周、郑、卫及其他族群文字地名资料概述
第二节 晋国文字地名汇考
第三节 周王室文字地名汇考
第四节 郑国文字地名汇考
第五节 卫国文字地名汇考
第六节 其他族群文字地名汇考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赵国文字地名研究
第一节 赵国文字资料及地名资料概述
第二节 赵国文字地名汇考
第三节 赵国文字待考地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韩国文字地名研究
第一节 韩国文字资料及地名资料概述
第二节 韩国文字地名汇考
第三节 韩国待考地名资料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魏国文字地名研究
第一节 魏国文字资料及地名资料概述
第二节 魏国文字地名汇考
第三节 魏国文字待考地名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晋系文字国别待考地名
附录二 晋国、其他族群文字所见地名分布图
附录三 周、郑、卫文字所见地名分布图
附录四 赵国文字所见地名分布图
附录五 韩国文字所见地名分布图
附录六 魏国文字所见地名分布图
附录七 晋系文字地名索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周青铜兵器四考[J]. 张程昊. 文物春秋. 2015(04)
[2]廿二年邞戈考[J]. 董越. 中原文物. 2014(05)
[3]新见实首布及有关问题[J]. 黄锡全. 中国钱币. 2014(04)
[4]周代“千亩”地望考[J]. 许兆昌,刘涛. 古代文明. 2014(02)
[5]战国中期魏国兵器断代研究[J]. 吴良宝,张丽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6]介绍一枚“罚”字三孔布[J]. 黄锡全. 中国钱币. 2012(04)
[7]三年奅令戈考[J]. 王峰. 考古. 2011(11)
[8]谈战国文字地名考证中的几个问题[J]. 吴良宝. 中国史研究. 2011(03)
[9]三晋彝器铭文札记两则[J]. 秦晓华. 江汉考古. 2010(02)
[10]释玺印及陶文中的“昆阳(土市)(市)[J]. 方勇. 考古与文物. 2010(03)
硕士论文 共3条
[1]三晉官璽集釋[D]. 孟麗娟.安徽大学 2014
[2]洛阳金村古墓出土器铭集释[D]. 张艳辉.吉林大学 2011
[3]东周与秦兵器铭文中所见的地名[D]. 朱力伟.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790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9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