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隋代中心柱窟的构成
本文关键词:敦煌隋代中心柱窟的构成
【摘要】:敦煌隋代中心柱窟有4座,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须弥山式的中心柱,包括第302、303窟,中心塔柱形与须弥山造型有关,表现的主题是三世十方佛;第二类是中心柱正面不开龛的大型窟,包括第292、427窟,洞窟前部的三铺佛像表现的是三世佛主题。三佛造像在中国石窟中出现较早,北朝后期华北地区的石窟表现为较典型的三壁三龛窟,敦煌隋代洞窟受其影响,在中心柱窟中也表现出三世十方诸佛的主题。从造型及装饰风格因素来看,反映了敦煌隋代石窟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印度和中亚的影响。
【作者单位】: 敦煌研究院编辑部;
【关键词】: 敦煌 隋代 中心柱窟 构成 三世佛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14ZDB05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隋朝石窟美术史研究”(11BZS016)
【分类号】:K879.21
【正文快照】: 隋朝(581—618)是中国封建社会时代由分裂到统一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走向强盛的重要阶段。由于隋文帝从小在寺院长大,对佛教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大力倡导佛教信仰,于是各地纷纷营建佛寺、石窟,佛教写经的事业也兴旺发达。隋朝的丝绸之路贸易十分兴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J];敦煌研究;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小珊;麦积山第93窟考察[J];敦煌学辑刊;2003年02期
2 杜斗城;;麦积山早期三佛窟与姚兴的《通三世论》[J];敦煌学辑刊;2007年01期
3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三佛造像考释[J];敦煌学辑刊;2008年03期
4 费泳;;“垂领式”佛衣的典型特征及其在北方佛像中的应用[J];敦煌学辑刊;2011年02期
5 刘波;敦煌与阿姆河流派造像美术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1999年02期
6 袁德领;试释莫高窟第272窟的内容[J];敦煌研究;2002年05期
7 魏文斌,吴荭;甘肃镇原县博物馆藏北魏青铜造像及有关问题[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8 谢生保,陈玉英;麦积山石窟第133窟造像碑研究综述[J];敦煌研究;2003年06期
9 魏文斌;;甘肃华亭石拱寺石窟调查简报[J];敦煌研究;2007年03期
10 张景峰;;敦煌石窟的中心佛坛窟[J];敦煌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正晓;中国内地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刘慧;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6 赵鹏;北朝佛传故事图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巫胜禹;佛教思惟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萧妤伦;华严三大士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璞;造型与象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彭建兵;敦煌石窟早期密教状况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释见证(古骐瑛);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弥勒图像与信仰[D];四川大学;2006年
4 陈红帅;四川重庆唐代石刻佛像造型考察[D];清华大学;2007年
5 李静;中原北方与敦煌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考察[D];清华大学;2007年
6 周晓冀;泰山地区佛教石窟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王普军;长治地区隋唐佛教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赵蓉;石窟寺考古测绘与美术图式本体之间关系浅论[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9 高离卉;天龙山石窟建筑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聿骐;北朝石窟中弟子像法服初探[D];北京服装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贺世哲;关于北朝石窟千佛图像诸问题[J];敦煌研究;1989年03期
2 肥XZ隆;莫高窟第275窟交脚菩萨像与犍陀罗的先例[J];敦煌研究;1990年01期
3 杨伯达;曲阳修德寺出土纪年造象的艺术风格与特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00期
4 张宝玺;;甘肃泾川王母宫石窟调查报告[J];考古;1984年07期
5 杨宝顺;;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J];文物;1988年04期
6 刘东光;陈光唐;;邯郸鼓山水浴寺石窟调查报告[J];文物;198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仲明;;克孜尔中心柱窟分期及影响初探[J];东方考古;2012年00期
2 韩有成;须弥山中心柱洞窟及其造像[J];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3 张宝玺;河西北朝中心柱窟(摘要)[J];敦煌研究;1988年02期
4 钟晓青;;克孜尔中心柱窟的空间形式与建筑意象[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1年00期
5 林从华;张兴国;;巴蜀摩崖石刻中心柱窟探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唐仲明;;响堂山石窟北朝晚期中心柱窟的“西方”因素[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02期
7 苗利辉;;论克孜尔石窟中心柱窟的建筑特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韩有成;;须弥山唐代中心柱洞窟初探[J];石窟寺研究;2012年00期
9 姚律;;克孜尔石窟99与175窟:两个强调释迦牟尼佛“最后身”的中心柱窟[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瑞哲;李海波;;克孜尔中心柱石窟分期的再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简易型多片装盘片包装盒[N];中国包装报;2007年
2 赵锋;莫高窟白衣佛之谜揭晓[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王伟;昌马地震破坏了下窖石窟[N];酒泉日报;2006年
4 张甚;吸纳而后溶解[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歌;云冈中心柱窟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790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79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