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与定窑白瓷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邢窑与定窑白瓷比较研究
【摘要】:本论文主要对北方白瓷两个具有代表性窑址——邢窑和定窑,进行了比较研究。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境内,相距仅一百七十公里的邢窑与定窑均生产白瓷,两个窑址创烧的历史年代不同,但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考古工作者通过对两处窑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且对烧制工艺、器物类型方面都做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邢窑与定窑进行论述,运用类型学方法将两窑器物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形成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它们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两窑的影响,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邢窑与定窑发展史的认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邢窑白瓷。通过详细介绍邢窑白瓷的渊源、烧造特点、日用器物类型等,让读者对邢窑白瓷有个全面认知。第三章,定窑白瓷。通过梳理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对定窑白瓷的渊源、烧造特点及日用器物类型加以阐述,使读者对定窑白瓷有些感知。第四章,邢窑与定窑日用器物比较。邢窑与定窑都是烧制白瓷的典范,且两窑烧制的瓷器种类繁多,手工技艺也很高超,所以学术界与收藏界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前辈们却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两窑各自烧制的器物上,将两窑所烧制的器物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不多。本章内容则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邢窑和定窑所烧制的碗、盘、壶、罐、瓶、钵等日用器物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性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了两窑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发展状况。第五章,邢窑与定窑白瓷的相似点的形成因素。本章内容,从器物形制与器物风格的角度,对两窑白瓷制品的相似点进行了比对研究。分析了两窑制品相似点的形成因素:第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因素;第二、社会发展需求因素;第三、政治、经济因素。邢窑与定窑白瓷的不同点的形成因素,内容先从工艺差别和器物特点的角度,对比研究了邢窑与定窑白瓷的不同点,接着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邢窑与定窑之所以各有特点,究其原因是两窑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做着各自的改变,从而彰显着各自的烧制工艺和审美标准。这些因素是造成两窑白瓷不同之处的最终原因。结语,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邢窑与定窑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但互有交叉、互有借鉴,它们的发展历程各有偏重,却相互促进。两个窑的白瓷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及贸易方面都占有重要之地。
【关键词】:邢窑 定窑 白瓷 器物类型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6.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11-12
- 1.1.1 研究意义11
- 1.1.2 研究目的11-12
- 1.2 研究现状12-15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15-17
- 1.3.1 主要内容15-16
- 1.3.2 创新点16-17
- 第2章 邢窑白瓷17-28
- 2.1 邢窑白瓷渊源17-18
- 2.2 邢窑白瓷烧制方法18-19
- 2.3 日用器物类型19-28
- 第3章 定窑白瓷28-39
- 3.1 定窑白瓷分期28-29
- 3.2 定窑白瓷的烧制方法29
- 3.3 日用器物类型29-39
- 第4章 邢窑与定窑日用器物比较39-56
- 4.1 时代差异39-40
- 4.2 形制分析比较40-56
- 4.2.1 碗40-45
- 4.2.2 瓶45-46
- 4.2.3 壶46-48
- 4.2.4 罐48-49
- 4.2.5 盘49-51
- 4.2.6 钵51
- 4.2.7 杯51-52
- 4.2.8 盒52-54
- 4.2.9 枕54-55
- 4.2.10 盏托55-56
- 第5章 邢窑与定窑白瓷的异同及其形成因素56-68
- 5.1 两窑白瓷的相同点56-59
- 5.1.1 器物形制相同点56-57
- 5.1.2 器物风格相同点57-59
- 5.2 两窑白瓷的差别59-62
- 5.2.1 工艺差别59-60
- 5.2.2 器物特点差别60-62
- 5.3 两窑白瓷相同点的形成因素62-65
- 5.3.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62-64
- 5.3.2 社会发展需求64-65
- 5.3.3 政治影响65
- 5.4 两窑白瓷差异的形成因素65-68
- 5.4.1 烧制工艺差异点形成因素65-66
- 5.4.2 审美标准差异点形成因素66-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7
- 致谢77-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娟;;浅谈北宋定窑白瓷繁荣发展的原因[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0期
2 凌雪,冯敏,胡耀武,刘洪淼,冯松林,毛振伟,王昌燧;邢窑、定窑和巩窑白瓷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2期
3 冯先铭;谈邢窑有关诸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04期
4 李辉柄;定窑的历史以及与邢窑的关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03期
5 吕成龙;“翰林”、“盈”字款白瓷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05期
6 李国桢,郭演仪;历代定窑白瓷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3年03期
7 俞锦辉;;浅析景德镇青白瓷之青白[J];大众文艺;2013年04期
8 李国肖;定窑考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傅振伦;;承前启后的定窑白瓷器[J];河北陶瓷;1981年03期
10 ;定窑的装饰技法与造型艺术[J];河北陶瓷;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卫国;[N];美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门丽;定窑装饰纹样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岳;明清葫芦瓶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郭守龄;中国青瓷与韩国高丽青瓷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武小芳;定窑瓷器艺术及其精神[D];河北大学;2009年
5 王芳;南宋时期龙泉窑与官窑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7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0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