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律所见都官考辨
发布时间:2017-09-23 23:08
本文关键词:秦汉律所见都官考辨
更多相关文章: 都官 封邑 《睡虎地秦墓竹简》 《二年律令》
【摘要】:都官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源于周代的采邑制,大致成型于战国,并在秦及汉初继续作为国家体制的组成部分而存在。本文围绕着战国至汉初的都官的真实含义以及秦汉都官的差异这两个主要问题来展开研究。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前人研究成果中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把握学界对都官研究的关切点,以完善笔者对都官的认识;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秦、汉简牍中的都官进行逐一辨析,以确立起都官即为封邑之官的论点;第三部分依托简牍材料,对秦汉的封邑的特点进行了对比,二者的差异充分证明了秦重集权、汉尚分封;第四部分对汉代都官的流变,作了初步的探究。本文以秦汉简牍为主要材料,搜罗其中与都官相关的条文,以此展开分析,并在具体问题的解释上,多引传世文献以加佐证。诸多史料证明,秦及汉初的都官之义,并非如颜师古所言的京师诸官府,而是有一个流变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都官 封邑 《睡虎地秦墓竹简》 《二年律令》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32;K877.5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选题缘起10-11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11-15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15-16
- 第二章 前人的研究及问题16-24
- 第一节 都官和中都官为京师的中央诸官府16-17
- 第二节 都官是派驻地方的中央机构17-19
- 第三节 都官是中央直辖的经济部门19-22
- 第四节 都官即封邑22-23
- 第五节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秦汉律所见都官的实质24-37
- 第一节 战国时期封邑的特点24-27
- 第二节 秦简中的都官27-33
- 一、都官即封邑官署之论证27-32
- 二、秦都官有无内史之辨32-33
- 第三节 汉初的都官制——《二年律令》中的都官33-37
- 第四章 秦汉封邑的差异比较37-46
- 第一节 都官的源流37-39
- 第二节 晋国的都邑家臣制概述39-40
- 第三节 秦、汉封邑制的特点对比40-46
- 一、秦、汉封邑差异之概况40-43
- 二、出土材料所见秦汉封邑的特点43-46
- 第五章 汉代都官制度的流变46-49
-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中都官46-47
- 第二节 景帝中五年之后的都官制47-49
- 第六章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6
- 作者简历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民不徭,赀钱二十二”新释[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01期
2 杨志萍;;论汉律的儒家化进程及其历史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3 贾丽英;;秦汉律简“同居”考论[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王连鹏;;西汉王侯触犯汉律的后果探究[J];兰台世界;2014年21期
5 王伟;;论汉律[J];历史研究;2007年03期
6 王伟;;辩汉律[J];史学月刊;2013年06期
7 曹旅宁;;薛允升《汉律辑存》稿本与汉律沿革[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3年00期
8 张全民;;试论沈家本汉律研究的目的与方法[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吴秋红;论汉律中的礼法融合[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蔡万进;;曹旅宁著《张家山汉律研究》出版[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振红;出土法律文书与秦汉律二级分类构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赵凯;秦汉律中的“投书罪”[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艳红;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松;秦汉律所见都官考辨[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7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0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