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凌家滩人体装饰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23:15

  本文关键词:凌家滩人体装饰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凌家滩 玉器 人体装饰品 文明


【摘要】: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境内,根据测定,遗址的年代距今约5300年左右。凌家滩遗址的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墓地面积现存约14000平方米,经1987、1998、2000、2007年以来5次发掘,其中前3次发掘了大约2150平方米、后两次为小规模发掘,约750平方米。前三次的发掘,共发现了44座墓葬以及1座祭坛、3座祭祀坑和4个积石圈等遗迹,其中,44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主要以玉器为主。后两次的发掘,主要以墓葬遗迹为主,共发现了24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其中,尤以第5次发掘的07M23墓葬具有重大意义,随葬的玉器、石器、陶器等多达330件,包括有组合成套的玉龟形器、玉签等占卜工具,在填土的上方还发现了1件大型玉猪形器,这些发现都填补了许多学术空白。本文主要以凌家滩遗址的前三次发掘成果为研究内容。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制作精美,种类繁多,有些玉器的形制非常奇特,其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本文尝试以人体装饰品立意,通过运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以及综合统计分析方法,全面的考察了凌家滩遗址出土的人体装饰品的种类、功用等,以此分析凌家滩人的文明进程。 人体装饰品是指附着于人体或衣装之上,代表了一定的审美情趣或礼仪规范的修身饰品。在凌家滩遗址出土的众多玉器中,包含了种类丰富的装身饰品,有璜、块、镯、环、璧、管、冠状饰、梳背等,通过佩带方式的不同,分为套体类、穿体类以及佩戴类。其中,套体类的饰品发达。凌家滩时期人体装饰以颈部、腕部为主,经历了一个由璜装饰为主到以圆形器即镯、环、璧等的变化过程。结合墓葬中其他随葬物的种类,以微窥大,透过凌家滩人对于人体装饰品的组合选用,以及人体装饰品的类别数量的增减,试着探讨凌家滩时期的社会结构的分层、社会成员间的地位变化以及凌家滩人的兴衰起落,试图寻找这段曾经遗失在这片江淮大地上的史前文明。
【关键词】:凌家滩 玉器 人体装饰品 文明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S934.3;K8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引言9-15
  • 第一节 人体装饰品研究的缘起9
  • 第二节 人体装饰品研究的现状9-11
  • 第三节 凌家滩人体装饰品研究的选题与意义11-13
  • 一、凌家滩遗址概况11-12
  • 二、发掘情况12-13
  • 第四节 选题目的及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凌家滩人体装饰品综述与分类15-41
  • 第一节 综述15-16
  • 一、凌家滩人体装饰品出土情况15
  • 二、人体装饰品的分类方法15-16
  • 第二节 凌家滩人体装饰品的分类情况16-41
  • 一、装饰品的分类和综述16-22
  • 二、装饰品的材料分类22-41
  • 第三章 凌家滩人体装饰品分析41-61
  • 一、质地分析41-43
  • 二、材料分析43-56
  • 三、典型墓葬出土分析56-61
  • 第四章 结语61-65
  • 一、凌家滩遗址出土的人体装饰品特点61-62
  • 二、凌家滩人体装饰品反映的社会形态62-64
  • 三、研究凌家滩人体装饰品对于史前玉器文明的意义64-65
  • 参考文献65-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伯健;;两周玉组佩考[J];文博;1987年04期

2 汪遵国;;良渚文化“玉敛葬”述略[J];文物;1984年02期



本文编号:944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44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1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