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开封古城保护与更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1:36

  本文关键词: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开封古城保护与更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生态学 开封古城 城市空间文化 保护更新


【摘要】:城市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产物和象征,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注重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塑造城市特色、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及未来发展竞争力的战略资源。 论文引借文化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从该理论的系统观、整体观、共生观和生态观等视角去认识和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城市空间文化形态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群落生态系统。面对全球经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社会发展趋势,每个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文化形态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城市固有文化群落生态系统失衡甚至破坏或消亡。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目的就是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去认知城市固有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能够走上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动态的发展轨道,使城市文化成为增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潜在正能量。 开封作为我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七朝建都”之地,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色鲜明。而开封古城作为开封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展示开封城市独具形象和魅力最直接的景观视窗,其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更新,本质上就是开封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创新与文脉延续。论文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角来指导开封古城的保护与更新,不仅可以对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进行系统的、动态的研究,找出新形势下开封古城保护更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以有效引导和促进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与共生,,进而促进城市空间特色及其文脉能够有机延续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论文分四大部分共七个章节。第一部分(第1、2章)理论研究: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分析了论文主要理论支撑——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及其在城市空间结构文化形态上的应用;第二部分(第3章)基础研究:结合城市空间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体系,通过搜集查阅与开封古城相关的大量资料和对古城的实地调研,研究开封古城历史文化群落生态变迁过程及其特色所在,理清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第4、5章)策略研究:以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为基础,针对开封古城历史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的调研与分析,提出相适应的保护与更新的目标、原则和具体策略;第四部分(第6、7章)实例研究:以开封古城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为例,通过对双龙巷的实地调研分析,结合第三部分研究策略提出的针对开封古城历史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策略,指导开封古城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以延续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文化空间肌理和历史文脉,并在此基础上对论文进行总结,梳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为古城保护更新提供资借。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 开封古城 城市空间文化 保护更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122;K87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2-13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4 研究框架13-14
  • 2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城市空间文化理论分析14-22
  • 2.1 文化生态学理论发展研究概述14-15
  • 2.1.1 文化人类学层面的文化生态理论14
  • 2.1.2 景观生态学层面的文化生态理论14-15
  • 2.1.3 社会学与哲学层面的文化生态理论15
  • 2.1.4 地理学层面的文化生态理论15
  • 2.2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文化群落生态系统基本理论15-18
  • 2.2.1 系统性与共生性理论16-17
  • 2.2.2 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论17
  • 2.2.3 生态进化理论17-18
  • 2.2.4 基质——斑块——廊道理论18
  • 2.3 古城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18-22
  • 2.3.1 西方国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理念18-19
  • 2.3.2 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理念19-22
  • 3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分析22-42
  • 3.1 开封古城的历史沿革22-24
  • 3.2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演进过程分析24-32
  • 3.2.1 原生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的形成24-30
  • 3.2.2 外来文化的强势侵入与交融30
  • 3.2.3 城市空间结构文化形态的自主发展30-31
  • 3.2.4 城市文化交融的新高潮31-32
  • 3.3 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特征32-36
  • 3.3.1 前期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封闭而分散32-34
  • 3.3.2 中期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开放而丰富34-35
  • 3.3.3 后期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重组和变形35-36
  • 3.4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存在的问题36-42
  • 3.4.1 古城整体文化生态特色丧失36-37
  • 3.4.2 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逐渐边缘化37-38
  • 3.4.3 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特征失衡38-40
  • 3.4.4 古城文化群落生态氛围淡化40-42
  • 4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的目标和原则42-46
  • 4.1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的主要目标42-43
  • 4.1.1 传承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特色42
  • 4.1.2 维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的多样统一性42-43
  • 4.2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的基本原则43-46
  • 4.2.1 多元性原则43
  • 4.2.2 适应性原则43-44
  • 4.2.3 共生性原则44
  • 4.2.4 系统性原则44
  • 4.2.5 平衡性原则44-45
  • 4.2.6 可持续性原则45-46
  • 5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策略46-62
  • 5.1 建立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网络46-50
  • 5.1.1 界定保护更新范围及层次46-49
  • 5.1.2 构建保护更新网络系统49-50
  • 5.2 传承古城文化生态位50-52
  • 5.2.1 古城结构性生态位的保护更新50-51
  • 5.2.2 古城要素性生态位的保护更新51-52
  • 5.3 发展古城文化生态廊道52-55
  • 5.3.1 物质文化生态廊道的保护更新53
  • 5.3.2 非物质文化生态廊道保护更新53-55
  • 5.4 凝练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特色55-58
  • 5.4.1 强化与再生古城空间肌理55-56
  • 5.4.2 古城天际轮廓线的再组织56-57
  • 5.4.3 古城空间色彩的处理57-58
  • 5.5 动态创造和保护古城文化群落生态氛围58-61
  • 5.5.1 古城特色场所的保护与更新58-60
  • 5.5.2 民俗文化及其活动的传承和发扬60-61
  • 5.6 建构古城文化生态景观61-62
  • 6 开封古城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例分析62-78
  • 6.1 古城双龙巷区位、保护更新定位及历史沿革62-64
  • 6.1.1 区位及保护更新定位62-63
  • 6.1.2 双龙巷历史沿革[62-63]63-64
  • 6.2 双龙巷街区文化生态分析64-69
  • 6.2.1 双龙巷街区人文环境分析64-67
  • 6.2.2 双龙巷文化生态资源分析67-69
  • 6.3 开封古城双龙巷保护更新发展策略69-78
  • 6.3.1 承续并建构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网络69-72
  • 6.3.2 结合文化生态足迹发展文化生态廊道72-73
  • 6.3.3 强化街区空间文化群落生态特征73-77
  • 6.3.4 动态创造和保护文化群落生态氛围77
  • 6.3.5 构建文化群落生态景观77-78
  • 7 结语78-80
  • 参考文献80-84
  • 图表目录84-86
  • 致谢86-8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8-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依;李锦生;;后现代视角下的旧城空间更新[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2期

2 吕拉昌;文化生态学与民族区域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04期

3 许苏民;人文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文化[J];东南学术;2001年05期

4 伍家平;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J];地理研究;1992年03期

5 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6 潘洪钢;南方民族游耕文化刍议[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03期

7 蒋立松;山地生境与贵州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8 李昕;;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3期

9 钟年,李鸿文;人类学关于环境与生活类型的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10 王西安;试论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对称性问题[J];人文地理;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重庆滨江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刘汉州;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别治明;开封古城结构形态延续性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45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45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