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万历号”沉船出水瓷器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7:45

  本文关键词:“万历号”沉船出水瓷器相关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万历号”沉船 明代 景德镇 青花瓷


【摘要】:“万历号”沉船的位置在马来西亚丹绒加拉(Tan jong Jara)离岸约60海里处的位置,其文化堆积奇特,出水瓷器丰富,景德镇青花瓷为大宗,极为精美,也是最引人注目、最为精华且最具有研究意义的部分,对于研究景德镇明代外销瓷以及晚明景德镇民窑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万历号”出水瓷器的整理,结合东西方历史文献的记载,论述了其出水瓷器的品种分类,主要包括景德镇窑瓷器和极少数非景德镇窑瓷器。从内销瓷和外销瓷两大类进一步论述景德镇窑瓷器;同时对该沉船出水的景德镇青花瓷器做系统整理、归纳排序并分析其器形、纹饰、款识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白狮号”(1613年)和哈彻沉船(约1643年)这两艘明代沉船为代表,从造型、纹饰两方面与“万历号”出水景德镇青花瓷器进行比较研究。“万历号”沉船因其发掘者StenSjostrand发现大量万历时期风格的瓷器而得名,但也有其他海内外学者对这一命名提出质疑,众说纷纭,至今未有明确定论。本文在前人文献论证的基础上,利用“万历号”出水瓷器与国内墓葬、窑址出土纪年标准器对比,从实物的角度对“万历号”这一名称进行再考证,认为该船瓷器烧造年代的下限应在天启二年至崇祯初年。最后,对于“万历号”出水器物中,发现部分用于内销而存在的青花瓷器及其出水的景德镇青花碗底部粘有垫饼,笔者对于这两个现象作出相对应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万历号”沉船 明代 景德镇 青花瓷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6.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3
  • 1 引言13-23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4-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3 概念界定18-21
  • 1.3.1 外销瓷18-19
  • 1.3.2 克拉克瓷19-20
  • 1.3.3 晚明内销青花瓷20
  • 1.3.4 “万历号”沉船20-21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21-23
  • 2 “万历号”出水瓷器分类研究23-61
  • 2.1 “万历号”出水瓷器的品种分类24-46
  • 2.1.1 “万历号”出水的景德镇瓷器24-43
  • 2.1.2 “万历号”出水的其它窑口瓷器43-46
  • 2.2 “万历号”出水的景德镇青花瓷器纹饰分类46-57
  • 2.2.1 人物纹46-47
  • 2.2.2 山水纹47-48
  • 2.2.3 植物花卉纹48-50
  • 2.2.4 家禽瑞兽纹50-57
  • 2.2.5 吉祥物主题纹饰57
  • 2.3 “万历号”出水的景德镇青花瓷器款识分类57-61
  • 2.3.1 寄托款57-58
  • 2.3.2 吉言赞颂款58-60
  • 2.3.3 图记款60-61
  • 3 “万历号”沉船年代考证61-65
  • 3.1 出水器物与出土器物的印证61-63
  • 3.2 克拉克瓷盘上的题诗之证63-65
  • 4 “万历号”沉船出水景德镇青花瓷器与“白狮号”、哈彻沉船青花瓷器比较65-75
  • 4.1 与“白狮号”沉船出水的景德镇青花瓷器比较65-69
  • 4.1.1 造型的比较65-68
  • 4.1.2 纹饰的比较68-69
  • 4.2 与哈彻沉船出水的景德镇青花瓷器比较69-73
  • 4.2.1 造型的比较69-71
  • 4.2.2 纹饰的比较71-73
  • 4.3 小结73-75
  • 5 “万历号”出水瓷器其他问题的分析75-77
  • 5.1 粘有垫饼和质量较差的瓷器75-76
  • 5.2 内销产品的发现76-77
  • 6 结语77-79
  • 致谢79-80
  • 参考文献80-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德镇开通全国首家陶瓷销售网站[J];景德镇陶瓷;2003年03期

2 周健儿;“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序[J];中国陶瓷;2005年03期

3 周荣林;“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陶瓷习俗》前言[J];中国陶瓷;2005年03期

4 吴高民;一部开创性的民俗研究专著—评《景德镇陶瓷习俗》[J];中国陶瓷;2005年04期

5 金顺民;;景德镇陶瓷彰显四大亮点[J];景德镇陶瓷;2006年01期

6 汪冲云;李美珍;;明朝社会文化与景德镇陶瓷[J];中国陶瓷;2007年05期

7 ;第五届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名单[J];景德镇陶瓷;2009年04期

8 丁荣金;;“新景德镇时代”[J];景德镇陶瓷;2009年04期

9 詹劲峰;;景德镇和台湾的瓷缘[J];景德镇陶瓷;2010年01期

10 关文龙;闵文凤;;浅谈景德镇陶瓷传统与创新[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云;;景德镇陶瓷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晟;畅晓利;;景德镇陶瓷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与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10年

3 詹嘉;何炳钦;崔鹏;江凌;;景德镇陶瓷制作与生态景观演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创华;;试论景德镇陶瓷业烧成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刘善庆;;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的原因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善庆;;清代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情况[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善庆;;商帮在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仲碧;景德镇陶瓷走麦城[N];广元日报;2007年

2 刘竣邋冯建和;景德镇瓷业复兴足音铿锵[N];江西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斌;900件景德镇精选陶瓷展出[N];解放日报;2010年

4 冯青 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陶瓷协会窑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景德镇的标志[N];中国工业报;2010年

5 吕效;文化创意带动景德镇陶瓷大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兴文;努力打造景德镇陶瓷特区[N];中国改革报;2013年

7 林英;突围:景德镇陶瓷十年[N];中华建筑报;2013年

8 郑景勇;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N];中国信息报;2013年

9 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姚亚平;景德镇,,一个值得说给世界听的故事[N];中国文化报;2014年

10 曾朝晖;景德镇品牌诊断[N];中国企业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数字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璇;景德镇A陶瓷企业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安玉欣;景德镇陶瓷文化聚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丁雅雪;景德镇陶瓷题材影视剧文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徐昂;景德镇陶瓷对欧洲的出口贸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6 周红;景德镇陶瓷艺术鉴赏交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7 曹娟;“空白”的表述—景德镇现代青花水路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8 刘e

本文编号:946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946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9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