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说形式逻辑语用学浅析
本文关键词:客体说形式逻辑语用学浅析
【摘要】: 为了达到确定的目的,在一门科学中采用不同于自然语言的人工符号标志的系统称为符号语言。各门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特殊的符号语言。符号语言的使用由来已久。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已经开始使用人工符号,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使用符号是半形式化的,数理逻辑使用符号才是形式化的,这就是现代逻辑和传统逻辑的主要区别。为了避免自然语言的同义或歧义现象,为了精确、简明、方便,更主要的是为了能进行严格而又灵巧的演算,在客体说形式逻辑中系统地采用了适应其研究对象的符号语言。客体说形式逻辑是得传统逻辑、数理逻辑的优点,而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逻辑学科。就拿命题逻辑来说,客体说形式逻辑能够最清楚地刻画每一种命题,于是本文着力研究客体说形式逻辑里的命题逻辑的语用问题。
【关键词】:客体说形式逻辑 命题逻辑 语用学 符号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12
【目录】:
- 摘要3
- Abstract3-5
- 前言5-6
- 第一章. 客体说形式逻辑及其语用学6-21
- 第一节. 传统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客体说形式逻辑的比较6-14
- 一. 传统形式逻辑6-9
- 二. 正统数理逻辑9-11
- 三. 客体说形式逻辑11-14
- 第二节. 客体说形式逻辑语用学14-21
- 一. 客体说形式逻辑语用学研究什么14-16
- 二. 客体说形式逻辑语用学1、2、3准则16-21
- 第二章. 命题的语用浅析21-33
- 第一节.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21-27
- 一. 传统形式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21-24
- 二. 数理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24-25
- 三. 客体说形式逻辑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25-27
- 第二节. 其它常见命题27-33
- 一.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27
- 二.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27-28
- 三. 尽举选言命题28-29
- 四. 约合命题29-30
- 五. 外延命题和内涵命题30-33
- 第三章. 推理的语用浅析33-41
- 第一节. 推理式和导出式33-34
- 一. 推理和推理式33-34
- 二. 导出和导出式34
- 第二节. 常见的命题逻辑推理34-41
- 一.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34-35
- 二.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35-36
- 三.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36-38
- 四. 尽举选言推理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 文章发表情况45
- 参加科研情况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成明;;舞之境界[J];广东艺术;2010年02期
2 高成明;叶进;;舞之境界[J];舞蹈;2010年05期
3 ;校(院)学者风采[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史晓艳;;通过教学对极限概念的认识[J];大家;2011年16期
5 张宗艳;;从知性范畴到思辨概念[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6 刘建华;;有关负选言判断的语义解释[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J];党的建设;2010年06期
8 ;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8期
9 王煜国;;简论老子“道论”与柏拉图“理念论”[J];丝绸之路;2011年14期
10 苏德超;;再论“逻辑在先”[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川平;;形式逻辑诸因素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2 彭漪涟;;简评有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关系的某些流行观点[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3 张燕京;;王方名与《论形式逻辑问题》[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4 诸葛殷同;;学习毛泽东建国后关于逻辑的思想的一些体会[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5 刘培育;;充足理由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吗?[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6 关老健;;一种论述方式的变革[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张燕京;;论五六十年代逻辑论争的历史影响[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柳昌清;;关于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统一的构想[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朱波;;论形式逻辑有无阶级性问题[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10 罗旭;;论案例分析法在警察院校《形式逻辑》教学中的运用[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芒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黑格尔辩证法为形式逻辑奠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草庐公;逻辑推断:打开战争“黑箱”的第一把钥匙[N];解放军报;2004年
3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孙利天;一切科学都是应用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彭漪涟;逻辑科学需要进行系统反思[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贺修平;云大王瑞探究“拉母赛理论”取得实质性突破[N];云南科技报;2009年
6 张明雪 梅岩;比较中西医学认知方法的异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冯仕亮 本报记者 张守营;研究问题不能“见大不见小”[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陈嘉明;“一”与“多”:现代与后现代的知识观[N];光明日报;2007年
9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李宝明;论法官的思维[N];天津日报;2008年
10 王旭;法律推理与疑难案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忠锋;形式逻辑前提批判[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春良;冲突法的历史逻辑[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黄志强;佛教逻辑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4 郭建萍;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刘克苏;大全若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6 沈琪;刑法推理方法初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李红婷;7-9年级学生几何推理能力发展及其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毛天虹;创造视角下的两种文化交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王一妍;《资本论》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大路;从得克萨斯宅到墙宅——海杜克的形式逻辑与诗意[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刘亚;逻辑视角下的幽默语言[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全;艺术设计的形式逻辑[D];天津美术学院;2005年
4 肖俊;逻辑思维在法律英语汉译过程中的运用[D];中南大学;2008年
5 简丽;“别说”句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赵启博;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逻辑学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培;胡塞尔伦理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戴敬周;用Petri网对语义网络歧义性和推理不确定性改进的探索[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9 龙娅;当代形式逻辑是辩证唯物的科学[D];贵州大学;2008年
10 尚冠卫;论观念摄影的符号学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041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04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