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逻辑史国际会议综述
本文关键词:第二届中国逻辑史国际会议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逻辑史 会议综述 逻辑思想 港台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 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古代逻辑 西方逻辑
【摘要】:正2013年4月27-29日,由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组织发起,南开大学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逻辑史国际会议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挪威、美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及我国港台地区学者,大陆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学者6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会议主要就中国逻辑思想发生、发展的过程、特点、核心概念与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编写《中国逻辑史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中国逻辑史;会议综述;逻辑思想;港台地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古代逻辑;西方逻辑;
【分类号】:B81-2
【正文快照】: 2013年4月27-29日,由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组织发起,南开大学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逻辑史国际会议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挪威、美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及我国港台地区学者,大陆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清田;;关于中国逻辑史的五个问题[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中国逻辑史的五个问题(英文)[J];逻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第二届中国逻辑史国际会议在南开大学举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张美玲;李莹;于泉涌;;第二届中国逻辑史国际会议[J];学术界;2013年05期
5 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讨论会讨论对象和方法问题[J];哲学研究;1981年02期
6 周云之;;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方法问题——中国逻辑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纪要[J];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02期
7 李元庆;;中国逻辑史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J];晋阳学刊;1982年02期
8 周云之;;中国逻辑史第四次讨论会在上海举行[J];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01期
9 钟罗;;中国逻辑史现代卷资料编选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J];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05期
10 陈_";;《中国逻辑史论》评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延寿;;肯定了别人也就肯定了自己——记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94桂林学术讨论会[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建国以来的中国逻辑史专著书目[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3 张斌峰;;《中国逻辑史教程》读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4 汪奠基;;关于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5 孙中原;;墨家的一种反驳方式——“止”[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6 周云之;;名辩学研究与中国逻辑史[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7 陈道德;;试论“名”的符号性质[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郭桥;;温公颐研究中国逻辑史的原则和方法[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培育;;心香一瓣忆我师[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10 曾祥云;;“中国古代无逻辑”论——对20世纪“名辩逻辑”研究的反思[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吴楠 谢方;中国逻辑史何以可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李晚莲;中国逻辑的史诗[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李晚莲;用现代数理逻辑方法总结过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刘美平;汪奠基先生 中国逻辑史之探赜发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华继坤;从学派建构看南开学派的发展[D];燕山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7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107106.html